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學打太極拳的往事/李家忠

時間:2017-08-24 03:15:56來源:大公網

  二○○○年初秋,我搬到北京靠近二環的新居,鄰居都是同一單位的同事。他們說附近有一個龍潭湖公園,步行十五分鐘即可到達,憑老年證便能進入,毋須購票。

  據網上介紹,龍潭湖公園佔地四十九公頃,湖水面積十九公頃,環湖步行一周約三千七百米,湖畔蜿蜒曲折,垂柳依依,空氣清新,是晨練的好去處。

  那時我六十歲出頭,剛剛退休。一天清晨,我和老伴走進龍潭湖公園,只見遊客多為老年人,不少地方都懸掛有太極拳輔導站的標誌,人們隨着悠揚的樂曲在聚精會神地打拳。走到靠近西北門的一片空地,看見有二、三十人在打拳。這時一位大姐主動走過來和我們搭話。她自我介紹是這個輔導站的負責人,說每天上午七點到八點半為活動時間,歡迎我們參加進來,毋須辦理什麼手續。

  就這樣,我和老伴也成為了這個輔導站的學員。第二天,我們準時到達現場,一位姓沈的老師對我們表示歡迎,聽說她曾是某學校的哲學教師。這時,另一位老師把我們帶到旁邊一處空地,從頭教我們學習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每天學幾式,大約十天以後,我們基本上便可以跟隨大家一起打拳了。

  在學練的過程中,我們和大家也逐漸熟悉起來。他們當中絕大多數是退休工人,也有機關幹部、教師和退役軍人,有一位老趙,是解放軍大校軍官,也和我們一道打拳。大家雖來自不同單位,但相處十分和諧融洽,休息時彼此交流打拳心得,有說有笑。退休工人小廖說,打拳兩、三年後,她慢性腎炎的症狀減輕了許多。

  有時也互相聊聊家常,彼此感情上更拉近了距離,一位較年輕的女同志小巴,還熱情地給我老伴織了一頂漂亮的毛線帽子。沈老師生病住院時,我們和幾位拳友還到醫院看望。大家對集體的事情都很熱心,冬天下雪時,不少人都提前趕到,用公園的掃帚把打拳場地的積雪清理掉。一位四十多歲的孫老師,每天騎車四十分鐘,堅持趕來打拳,我問她為何不在附近公園打拳,她說圖的就是這裏的人氣兒。

  一次,大家還穿上白色的中式服裝,興高采烈地參加了社區的太極拳表演。二十多人的輔導站成為了一個團結、溫馨的團隊。後來沈老師在很遠的地方買了新房,搬家前還在飯店請了十多位拳友話別。

  幾年後,我由於腰椎的毛病,不能再堅持打拳,有時在公園或大街上見到當年的拳友,仍噓寒問暖,分外親熱。如今我已年過八旬,每當在公園走到當年打拳的那片場地,儘管見不到當年的拳友,但仍會勾起許多溫馨的回憶。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