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文字的溫度/凡 心

時間:2017-08-22 03:16:17來源:大公網

  當過一些文學獎評委,看到了香港文學新生代的潛力,也體悟出新人文字功力的不足。文學作品特別是小說,載體只是文字。好小說除了要有好故事,還要有好的敘事角度,再加上好的文字。

  這樣去要求香港的年輕作者似乎是嚴苛了。但他們起碼要對漢語有一點認識,以及與文字同行的閱讀效果。

  好的文字有溫度。這不一定是指很「燃」那種。就是冷漠的文字,也帶出了一種低溫。高低溫度都能感染到讀者,令人欲罷不能地追隨文字進入閱讀的境界。

  很多作品文字缺乏個性和溫度,不少人其實未做好進入寫作的準備。他們只是自小作文字順文通,有些小靈感和小聰明。有的偶得機會出了書,又得到市場一些低端讀者追捧,便儼然一副「作家」相貌。但還是要說,他們的文字還只停在講故事的階段,只顧把心目中的故事說完,用大量沒有人物性格、交代性的對白佔領容量。即使寫了多本,也還是在同一寫作高度摩擦,充其量也還是些老、中、青文學發燒友。

  年輕作者出道,若才思文字可令人眼前一亮,便可預期只要他想,便能走遠。反之,便只是多了一名發燒友。

  有些前輩的作品,讀久了便讀出了文字感覺,不看作者署名便大抵能猜出是魯迅的、巴金的、張愛玲的、汪曾祺的作品,他們是能叫人感悟文字溫度的大家。

  話說得直白得罪人,但我更想實話實說。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