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處暑:夏秋交替防秋燥/註冊中醫師 馮 玖

時間:2017-08-21 03:15:21來源:大公網

  今年處暑節氣在八月二十三日,「處」含有躲藏、終止的意思,顧名思義,處暑表明暑天將近完結。《月令十二集解》曰:「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這時,三伏天已過或接近尾聲,全年最熱的日子要結束了。

  但此際(特別在南方)還未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秋涼,白天的高溫,炎熱不亞於盛夏,正是人們常說的「秋老虎」季節。儼然酷暑的回光返照。古籍有載:「斗指戊為處暑,暑將退,伏而潛處,故名也。」因此民間更有七月(農曆)流火之說。

  處暑節氣,白天氣溫居高暑熱難消;但另一方面,空氣濕度開始下降,氣候逐漸變乾燥。這些日子,門診除了暑濕感冒、空調病、高血壓、腸胃炎等夏季常見病,開始亦見秋燥症狀如皮膚出現乾燥瘙癢(慢性病患或長期服用某些西藥的患者)、大便秘結、口乾舌燥等。但求診者仍以暑熱性疾病為主。

  秋老虎的高溫,令人心情煩躁,周身悶熱睏倦不舒,全身皮膚黏膩不爽,汗不能出以致誤為輕度中暑。此時更要戒食生冷肥膩飲食,更不宜進食香辣之物。最適宜用粉葛赤小豆加數顆小蜜棗,老火煲製(約三、四小時),日進兩、三大碗作茶飲,汗出即解,有祛濕解肌健脾清熱的功效。家庭若以此煲湯佐膳作食療,避免用肥膩肉骨或油煎魚作食材。

  濕熱體質者(口苦、口臭或嘴裏有異味,大便黏滯不爽,小便發熱尿色發黃,性格多急躁易怒),對這個濕熱交蒸氣候的節氣也較難適應,加上暑熱性的流行感冒猖獗,不妨多利用日常食療作防病之用:連皮冬瓜、鮮蓮葉(或鮮蓮房)、扁豆、赤小豆,加小塊陳皮和瘦肉煲老火湯飲。容易喉嚨痛及小便較黃的熱性體質者,則可用老黃瓜加舊陳皮煲老火湯飲之,有滌暑除大熱的食療功效。

  南來香港近三十年,早已融入粵式飲食習慣,尤其欣賞港人配合季節以湯水作食療,在應對季候變化方面有治未病的作用。

  此際消暑清熱之餘,同時也須預防秋燥。人體在秋季容易感受燥邪而生病,病邪從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氣乾燥的症狀,如聲音沙啞、鼻咽乾燥、鼻敏感、乾咳少痰、皮膚乾燥、易脫髮和便秘等。多吃梨、雪耳、百合以及一些滋陰養肺、潤燥生津的粥或湯水,有潤燥清火、生津益胃、潤腸通便的作用。特別對陰虛體質者,更應在初秋早作飲食和作息調理,有防燥防病之功。由於處暑後相對濕度下降,使人容易出現咽喉腫痛,咳嗽無痰,皮膚乾癢等症狀。

  其中陰虛體質的朋友會感到特別難受,這種體質的人經常感覺身體、臉上發熱,皮膚乾燥,面頰潮紅或偏紅,眼睛乾澀,口乾咽燥,容易失眠,大便乾結,易患咳嗽、糖尿病、閉經、發熱等病症。因此,陰虛體質者在飲食上宜多喝白開水、淡茶和蜂蜜;在起居養生方面,生活工作要有規律。可適當用雪耳、燕窩、阿膠、玉竹、百合作食療,如用沙參、麥冬、玉竹、雪梨煲瘦豬肉湯,用銀耳百合蓮子燉瘦肉湯等。

  依照自然界的規律,秋冬季節陰氣外顯、陽氣斂藏,因此,人體的陽氣也隨自然之力而內收儲存。陽氣的潛藏,亦會影響人體產生懶洋洋的疲勞感,出現「秋乏」的現象。所以,中醫建議要適當延長睡眠時間,補充體力精神,有養生抗病的作用。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