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首份香港非遺代表作名錄公布

時間:2017-08-15 03:15:52來源:大公網

  圖:非遺諮詢委員會主席鄭培凱(左)與非遺辦事處總監何詠思於今年二月十二日會見傳媒介紹獲推薦的十項香港非遺代表作名錄建議名單/大公報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記者劉毅、陳惠芳、吳珊珊報道: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於昨日公布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代表作名錄),涵蓋共二十個項目,為政府提供參考依據,就保護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特別是具有高文化價值和急需保存的項目,在分配資源和採取保護措施時訂立緩急先後次序。其中十項於今年二月至五月曾展開公眾諮詢,以參考市民意見為各項非遺項目展開相應的保護傳承措施。

  今年入選的十項香港代表作名錄項目包括南音、宗族春秋二祭、香港天后誕、中秋節薄扶林舞火龍、正一道教儀式傳統、「食盆」、港式奶茶製作技藝、紮作技藝、香港中式長衫和裙褂製作技藝和戲棚搭建技藝。此外,還有早前已被列入更高門檻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的十個本地項目亦自動納入代表作名錄,分別為粵劇、涼茶、長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龍舟遊涌、香港潮人盂蘭勝會、中秋節大坑舞火龍、古琴藝術(斲琴技藝)、全真道堂科儀音樂、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和黃大仙信俗。

  就非遺項目遴選及傳承問題,本報記者專訪非遺諮詢委員會主席鄭培凱與多位傳承人以探求非遺項目的保護與傳承。非遺諮詢委員會主席鄭培凱與委員會成員從去年開始,即對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進行調查研究,他道:「早於二○○六年聯合國聯合簽署非遺項目時,香港就已着手收集及研究香港的非遺資料,其後列出的本地非遺清單已有四百八十項。」今次,他很開心香港終於有了本地的第一份「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代表作名錄」,「除卻先前已經列入國家級非遺的十個項目,我們又對其他十項非遺展開調查研究,通過立法會審議、公眾資訊,方最終確定名錄。」

  讓更多人了解歷史發展

  他更表示,設立名錄的初衷在於,想讓更多人知道諸如「宗教春秋二祭」、「正一道教儀式傳統」等非遺項目的來源。他以「宗教春秋二祭」為例說明:「每逢春分及(或)秋分,或農曆四月及九月,宗族成員或聚集祠堂祭祀列祖,以表孝道,慎終追遠。其實這是一種中原的習俗,內地已鮮少看到,但時至今日,香港部分新界宗族依然視其為村族大事,其實這背後就是中華文化與民族發展的歷史,可以令原本已經疏離的社會關係,恢復有序發展。」

  是次另一項入圍項目是「港式奶茶製作技藝」,香港咖啡紅茶協會主席黃家和的家族發展史,就是一段香港奶茶文化的發展史,對於今次列入名錄,他自言心情唯「興奮」可形容,他認為,港式奶茶製作技藝反映中西飲食文化在香港的交融和發展,也反映出本地市民的生活和飲食文化面貌,「香港的餐飲文化源於茶檔,而奶茶就是其靈魂所在。」黃家和建議政府可進一步向海外推廣香港奶茶文化,甚至可以考慮讓它擔任香港和海外文化交流時的重要載體。

  香港中式長衫和裙褂製作技藝方面,今年六十六歲的簡漢榮師傅從十歲起從事全手工縫製旗袍,其後開設美華旗袍店,是香港最古老的旗袍店。他昨天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旗袍能作為非遺的代表作名錄之一,價值在於旗袍代表中國文化。被問及現在才列入代表作名錄會否太遲?他說:「沒所謂。因旗袍永遠有人穿,遲早不是問題。如今終獲重視,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他又指現在沒有年輕人入行,始終手作功夫賺不到多少錢。店內只他一個師傅。自從六、七十年代,旗袍受到西方文化衝擊,少了很多人穿着,近年卻有重新興起的熱潮。有不少年輕女子到其店度身訂造旗袍,在外國時裝流行下,穿旗袍出席活動更加亮麗,因旗袍能突出女性線條美。

  南音獲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擅唱南音的名伶阮兆輝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南音屬於廣東獨有的說唱類,南音原本不屬於粵劇,後來粵劇界覺得南音好聽才吸納它。南音在廣東生根已有幾百年;南音能列入非遺代表名錄,因為南音很獨特,在其他地方已失傳,廣東是唯一能保留南音的地方。南音是另類曲種,至今仍可以保留是非常矜貴。南音可以存在於粵劇之中,但南音本身並不屬於粵劇,這就是其價值獨特之處。

  盆菜平靚正 貼近生活

  談到非遺,更離不開傳統習俗,「食盆」便是其中之一。香港著名時裝設計師鄧達智是元朗屏山的圍村人,每年新春期間他都會在屏山鄧氏祠堂舉行千人盆菜宴,積極推廣這個傳統習俗,對於「食盆」列入香港非遺的代表作名錄,鄧達智坦言感到好開心,但希望大家不要忽略盆菜背後的含義,他表示很多人以為盆菜是圍村人的傳統新年習俗,但其實盆菜是拜山祭祖時吃的,跟春秋二祭同一原理,而且全中國包括少數民族如湖南土家族、彝族都有這個傳統,他們祭祖時會帶備食材去墳頭烹煮,然後一起吃喝分享,可見吃盆菜由來已久,亦不只是漢人或廣東人的傳統習俗。對於盆菜在港愈來愈受歡迎,鄧達智表示因為平靚正,而且貼近香港人的生活方式,因為很多香港人家裏都不會開炊,盆菜現買現吃,十分方便。

  此外,香港道教聯合會副主席王廣漢指出,是次港府列出的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的二十項,均屬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很多經歷上千年洗禮,仍留存至今,有其重要文化內涵和意義。政府若能有系統地主動保護及梳理、支持其發展,是該做及很有社會價值的好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