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茉莉花茶故事多/資料圖片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芬芳美麗滿枝椏,又香又白人人誇」這首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中國名歌道出了茉莉花在國人心中的喜愛程度。夏季開花,芳香滿枝頭;風乾為茶,清甜沁心脾。
夏日採上幾朵茉莉花置於茶案,再沖杯茉莉花茶,好生愜意。茉莉花茶,是用特種工藝造型茶或經過精製後的綠茶茶坯與茉莉鮮花窨製而成的茶葉品種。在茶葉分類中,茉莉花茶屬於綠茶。根據茶葉獨特的吸附性能和茉莉花的吐香特性,經過一系列工藝流程加工窨製而成的茉莉花茶,既保持了綠茶濃郁爽口的天然茶味,又飽含茉莉花的鮮靈芳香。各類茶葉其保健本質大同小異,各有特色,茉莉花茶除了具備綠茶的某些性能外,還具有很多綠茶所沒有的保健作用。譬如茉莉花茶有「去寒邪、助理鬱」的功效,是春夏季飲茶之上品。
關於茉莉花茶的傳說有很多,其中一個流傳最廣。相傳,明末清初之時,蘇州虎丘住着一趙姓農民,家中有三個兒子,各分一塊田地,都以種茶樹為生。有一年趙老漢回家,帶回一捆花樹苗,只說這是南方人喜歡的香花,也不知花名是什麼。趙老漢將花樹苗栽在大兒子的茶田邊上。一年後,樹上開出了一朵朵小白花,雖香,並沒有引起村民的多大興趣。
一天,趙家人兒子驚奇地發現,茶枝帶有小白花的香氣。隨即檢查了全茶田,都帶着香氣。他便不聲不響採了一筐茶葉,到蘇州城裏去試賣,意想不到,這含香的茶葉真走俏,一會兒全部賣光。這一年大兒子賣香茶葉發了大財,消息終於傳開了。兩個弟弟得知後,找哥哥算帳,認為哥哥的香茶葉,是父親種的香花所致,哥哥賣茶葉的錢應三人均分。兄弟間一直吵鬧不休,兩個弟弟要強行把香花毀掉。
鄉裏有位老隱士,名叫戴逵,深為群眾所崇敬。趙氏三兄弟都到戴家,請他評理。戴逵說:「你們三人是親兄弟,應該親密無間,哥哥發現的香茶,多賣了錢,這是大好事,全家都應高興。財神菩薩進了你家門,你們反而打起來,哪有這等蠢事?你們知道財神在哪裏,就是這些香花。你們要繁殖發展這些香花,各人茶田裏都栽上香花,兄弟都賣香茶,大家就都發財了。你們的香花有了名,壞人想來偷,怎麼辦?兄弟輪班看護,這就要團結一致,如果你們都自私自利,不把大夥利益放在前面,事情哪兒成呢?為了要你們能記住我的話,我為你家的香花取個花名,就叫末利花,意思就是為人處事,都把個人私利放在末尾。」兄弟三人聽了戴老夫子的話,很受感動。回家以後,和睦相處,團結生產,大家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起來。
後來蘇州茉莉花成為地方著名產品。又過了多少年,蘇州茉莉花茶名聞遐邇。末利花寫成茉莉花,是文人為了字形美而改變的,不過,末利的含義群眾心裏仍然保留着。
茉莉花源自中國,古來便有詩詞讚頌。距今近千年之久遠的宋代就有詞《行香子.茉莉花》讚其曰:「天賦仙姿,玉骨冰肌。向炎威,獨逞芳菲。輕盈雅淡,初出香閨。是水宮仙,月宮子,漢宮妃。清誇苫蔔,韻勝酴糜。笑江梅,雪裏開遲。香風輕度,翠葉柔枝。與王郎摘,美人戴,總相宜。」
除我國之外,也有許多國家將茉莉花視作愛情之花,青年男女之間,互送茉莉花以表達堅貞愛情。又或作友誼之花──在不少東南亞國家有把茉莉花環套在客人頸上使之垂到胸前的習俗,表示尊敬與友好,是一種熱情好客的禮節。
夏日一抹茉莉香,沁人心脾是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