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拜訪文友姚船/延 靜

時間:2017-08-05 03:15:54來源:大公網

  來到多倫多,我們夫婦最想見的朋友,就是文友姚船先生。旅途勞頓稍退,即和他電話聯繫,告訴他我們已經到達多倫多。「是嗎,我們又可以見面了。」他有些驚喜,但稍停頓後沉穩地說:「還是先休息吧,之後約定時間,我去看望你們。」我趕忙說:「不,我們去看你和太太,還想看看你的後園。」他沒有再反對,但說他駕車來接我們,我告訴他不用,女兒會駕車送我們去你家。

  兩天後,我們在姚船家見了面。他家是一幢二層小樓,樓下客廳,仍然是那樣整潔、溫馨。他知道我們的年紀,落座後連說:「不容易,來一趟真的不容易。」我告訴他:「路上順利,也不很累。」他說:「那就好,你不來,我們怎麼見面?」像對我們說,又像自言自語。

  我們與姚船完全是通過在《大公報》「大公園」副刊發表文章相識,是真正的「文友」。我們夫婦為「大公園」投稿已二十年,姚船寫稿的時間更長。在這過程中我們注意到,他的文章多寫加拿大的風情人物和華人生活,而且也透露他就居住在多倫多,更引起我們的關心。二○一○年我們第二次到多倫多探望女兒,通過「大公園」前責編幫忙,了解到姚船的地址,貿然寫信給他,表示願前去拜訪,不想很快得到他的同意。我們第一次見面在他家,談了一個多小時,之後我們在多倫多又幾次見面,離開多倫多後,我們與他一直保持電郵聯繫。

  在接觸中,我們深深感到,姚船懷有純純的故鄉情。他的很多文章,都是寫的他對故鄉的思念,如《香從故鄉來》、《彼岸的月光》等。他自小生長和生活在廣東汕頭潮州,雖然移居多倫多已三十多年,但他忘不了故鄉的風味小吃,他甚至沒有一天不喝功夫茶,即使有事很晚回家也要泡上一壺。他兒子成家搬出單住,他送一套紫砂功夫茶具,要他們不要忘記故鄉。這天我們坐在他的後園聊天,他又泡了功夫茶招待我們,還一再感謝我們從北京給他帶來鐵觀音。

  接觸中我們還深深感到,姚船還有濃濃的中華情。談起他兒子不會說普通話,談起他孫子除英語外,只會用普通話叫「爺爺,奶奶」,說「我要喝牛奶」「我要看電視」,談及此他露出幾絲無奈的表情。還記得他寫過一篇文章《福耀四海》,發表在《人民日報》海外版上。文章從海外一家過春節貼「福」。字說起,傾訴了他對中華情的理解。文章說:「個人有福,人生順遂,健康長壽;家庭有福,老少平安,溫馨和諧;國家有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隨之他下結論說:「不管飄洋過海,離鄉十萬八千里,也時時把福念揣在心裏」,「祈福、積福,讓更多人有福,是炎黃子孫祖祖輩輩善良純樸的願望,更是千百年來優秀的中華文化傳統」。文章千把字,但一直記在我們心頭。

  自稱「文弱書生」的姚船,興趣廣泛。他畢竟「耍筆桿」出身,來多倫多後不忘「主業」,不斷為香港和海外華文報刊寫文章,撰寫專欄,還曾擔任多倫多華人作家協會會長,後因年紀大而卸任。他精於散文、散文詩、小說創作,我們愛讀他的作品,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文思敏捷,構思巧妙,描寫細膩,喜文弄墨的一般人難以達到。但他也充分利用了「業餘」時間,他家偌大的後園,樹木蓊鬱,碧草如茵,幾窪菜田,豐收在望,就是他不懈辛勤耕耘的結晶。

  辭別姚船,我們陷入沉思,一位漂泊海外幾十年的老者,心中還無時無刻不思念着養育他的故鄉和那裏的鄉親,這實際上是一種愛國情懷,甚為難能可貴。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