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深圳文博會,是面向國際市場、面向全球的文化產業盛會
從剛剛結束的二○一七年文博會上,我們似乎看到了深圳人在建設文化產業方面雄心勃勃的勁頭和意識,深圳人已經把國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理解透徹,深圳人應該扮演好怎麼樣的角色,似乎已經形成了默契。
茶文化已面向全球
海上「一帶一路」的文化建設已經從深圳起錨,我有一個朋友,是做茶葉連鎖經營的,他從一片樹葉到健康飲品再到文化產品的不斷演晉升級,把他的茶葉故事講到了大型超市,開進了機場、碼頭,開進了學校,前不久,他們引進了東非天然火山岩土壤上生長出來的茶葉,施以中國傳統製茶工藝,得到了廣泛的認可,近日在他們舉辦的「共飲一杯好茶──『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上,看到了中國茶文化已經走出深山,面向全球,老百姓從純粹消費茶葉到消費茶文化,是傳統的茶文化促進了我們現代品茶生活方式更美好。
有人認為深圳這座城市是最沒有文化特色的城市,但我卻認為是一個最有文化氣氛的城市,商業的異常繁榮促進了多元文化的共同發展,百分之九十九的深圳人都不是原住民,許多人來深圳創業是奔着經營環境來的,可絕大多數人來了,就再也不想離開。
沒有文化特色的地方留不住人,深圳的文化是建立在工商業之上最具優勢的,深圳融合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文化元素,是雜而有序的文化之城,也是各地文化集聚融合得比較好的一塊風水寶地,文化與市場的碰撞,擦出了激情,於是,成為了一塊文化高地。深圳的油畫村、版畫城、動慢基地、IT文化創業園、工藝城、茶文化產業基地……如雨後春筍般成行成市集約式發展壯大,吸引了全國乃至世界上頂尖的文化藝術人才來這裏拓荒創業,經濟支撐着文化事業,反過來,文化事業又促進經濟的發展,本屆文博會上官方統計總成交達二千二百多億元人民幣,是近年來增長最迅猛的一年,深圳開始大有引領全國文化市場發展的勢頭。
紫砂經營與時俱進
今天的文博會,已經承擔着獨特而重大的使命,那就是「文化因交流而精彩,藝術因互動而豐富」。深圳的文化市場很發達,與北京、上海、廣州比,深圳有着鮮明的個性,深圳缺少傳統文化根基,文化土壤也不深厚,但是,由於市場經濟的發達,具有開放包容性格的城市通過引入文化人才,夯實文化基礎,來建造文化城邦,深圳這幾年又從構建文化硬實力上轉移到文化軟實力上來了,現在是增強我們文化親和力、感染力、吸引力、競爭力的時候了。文化包容,市場才能發達,文化多元,市場才能壯大,文化與市場始終緊緊聯繫在一起,文化交易是一塊很大的蛋糕,怎麼做又怎麼分,怎麼使這塊文化大蛋糕做得更加美麗更加誘人,市場說了算,這就是深圳文化。
文博會注重突出文化和科技、產業與商業的擁抱式發展,有力地拓展了文博會的跨界融合,文博會在「文」字上花工夫,在產業上動腦筋,在商業上多思考,展示出更加豐富多元的發展。本人從事茶業領域多年,以茶產業茶文化為例,這幾年從深圳的發展中看到,從原來的個體經營到現在的集約式發展。在文博會上,我看到有許多宜興紫砂壺商家,他們的經營理念也在與時俱進,登上文博會展覽的舞台,與一位宜興紫砂壺經營者聊天,他說,宜興紫砂文化史只有六百年,自從紫砂與文化結緣,紫砂的產業就得到蓬勃的發展,反之,就衰落。深圳紫砂茶具的年銷售量超過一億元人民幣,深圳紫砂文化市場的繁榮得益於國家文化產業的發展。
每年的文博會,都是一場文化與創意的年度盛宴。我們看到了眾多源自中國傳統文化的精妙創意思維。觀念的變革與產業的力量,讓傳統文化以更加熱烈的方式,更新的文化內容進行滲透式傳播,放射形擴散,也讓中國傳統文化故事講得更好,傳得更遠。
我們看到,深圳文博會已成為全國文化產業發展、文創產業技術和市場交流的最大機遇與平台,同時,為中國傳統文化產品和新興文化發展的國際交流提供了充足的「市場資源」。中外文化產業的交易與合作上,深圳文博會既讓經濟開放推動了文化事業的繁榮,又使文化產業迸發出巨大的市場活力。相信,深圳文博會在今後的發展中會越辦越好,越辦越精彩。
(作者為深圳市茶行業同業公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