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觀眾駐足欣賞海峽兩岸青年書法展作品
【大公報訊】記者蘇榕蓉福州報道:漢字,中華民族之根脈;書法,華夏文化之指紋。昨日上午,「翰墨緣.中華情─海峽兩岸青年書法展」在福建省海峽民間藝術館展出,展期至八月二日。該展覽是第五屆海峽青年節系列活動之一,共展出兩岸青年書法作品逾七十幅,參展作品既有秦篆漢隸,亦有魏碑唐楷,既展現了書法藝術的形態之美,更展示出中華文化的內涵之美。
記者在展覽現場看到,書法展中有來自台灣書法家張天健的《詩經》、劉光毅的《明洪應明〈菜根譚句〉》、藍仕豪的《文以載道》等,佳作頻現,或古穆凝重、圓潤含蓄;或恣肆暢達、活潑飄逸;或空靈自然、渾融無跡,黑白相間、疾徐吞吐,一片胸臆淋漓。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陳振濂表示,海峽兩岸一水相連,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書法藝術秉承一脈,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成就,亦是兩岸文化交流的紐帶。「兩岸青年書法家雖師承淵源、審美理解和藝術風格各不相同,卻能共同秉持崇尚與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之心,做有歷史情懷和時代責任的書法家,做有文化操守和民族血性的書法家,其情可表,其志可嘉。」
張天健亦表示,中國書法點與線、水與墨的變化,所蘊含的是中華文化精髓的博大精深,希望通過是次展覽弘揚中華傳統書法藝術,讓大眾領略書法藝術之美,同時增進兩岸書法藝術家和愛好者的交流。
此外,陳振濂亦將於八月二日舉辦「詩書畫印的傳統與現代性轉換」─以近現代「書畫」與「美術」概念對比為主題的專題講座。
圖片由大公報記者蘇榕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