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AI來襲 人類如何應對

時間:2017-07-27 15:03:29來源:大公網

  大公網7月27日訊 (實習記者:孔祥智)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是指由人工製造出來的系統所表現出來的智能。1950年,圖靈測試被提出,「如果一台機器能夠與人類展開對話而不能被辨別出其機器身份,那麼稱這台機器具有智能」,該次測說明「思考的機器」是可能的。1956年達特矛斯會議提出「學習或者智能的任何其他特性的每一個方面都應能被精確地加以描述,使得機器可以對其進行模擬。」 

  2014年5月的Code Conference 科技大會上,Google 推出沒有方向盤和剎車的無人駕駛汽車;2014年6月,日本軟銀推出了可以表達情緒的類人型機器人Pepper。2016年3月,人工智能系統AlphaGo擊敗世界冠軍韓國職業棋士李世乭;2017年5月,AlphaGo擊敗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國棋王柯潔。人工智能是透過深度學習,從而掌握抽象的概念。有分析認為,這種模式未來將應用在方方面面,在給人們帶來便的同時,也衝擊社會的發展。 

  AI來襲 白領恐面臨失業潮 

  根據台灣《天下雜誌》報道,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認為,隨着AI的發展,白領將面臨失業潮。 

  李開復表示,以前的工業革命或新科技都曾讓人失業,但衝擊都沒像這次這麼快、這麼大。AI會被運用到很多領域,任何帶有「助理」、「代理」、「經紀」和「師」的腦力白領職位,都會被取代。這些機器不需要薪水,它們聰明、高效、勤奮,只需供電和網路,就會一年三六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時「上班」。李開復說,金融、醫師、律師、教師這四個行業最先受衝擊,「我覺得一半的人被機器取代,應該都是必然的」。 

  以金融業為例,華爾街現在跟二○○○年比,分析師和交易員從十萬人降到五萬人,已經少了五萬人,就是被機器取代了。除非你是頂尖,基於多年經驗的累積,或是有獨家資訊,或者是你人就是特別聰明。金融專家,有深度知識(high level knowledge),幾乎沒辦法複製,也不願意對人分享,或者是推理不出來,那你就是華倫巴菲特,可能就沒有辦法以機器來代替。分析師、交易員會愈來愈少,只有最頂尖的才能生存下去,而且最頂尖的人也會把機器作為工具,讓自己變得更厲害。 

  人類怎麼辦? 

  根據台灣《聯合報》報道,在不久的將來,AI會快速進入到識別、商業流程自動化、互聯網資料、券商股票、銀行及保險應用、醫學、教學等市場。有人擔心人工智能會最終控制人類,李開復表示,目前沒有任何已知的途徑和方法能夠將當前最卓越的人工智能系統轉化為通用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術正在被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日後必會衝擊就業,大規模的顛覆現有職業和工作版圖。這場變革將為開發及採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公司和企業帶來巨額利潤。根據《財新周刊》報道,人類迎來了僅用少量人力就能創造巨大財富的發展時代,大量人員也將因此下崗失業。這就需要對人工智能不擅長的領域進行有針對性的人員教育再培訓。比如關愛服務,人工智能無法完成,而社會又大量需要。當下很多志願服務工作,未來或成為真正的職業。 

  此外,面對AI時代,李開復認為,人類應該要建立自己的專才,也該培養自己成為跨領域人才,即便AI將會取代許多工作,但人類還是懂得善用AI人機合作。「AI時代可能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短期來說,這是很棒的投資和創業機會,長期來說,AI可能降低甚至消除貧困,可能引導人類走上不同道路。 

  根據「FT中文網」報道,清華大學全球產業研究院特約研究員石澤表示,未來10年是人與AI交互的10年,對人類的挑戰是如何與AI互動。對AI的挑戰是,需要成為可指揮、可糾正、可自我解釋的系統。 

  展望AI未來10年發展 

  李開復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典禮演講中指出,未來的10年將比過去10年更讓我們瞠目結舌。因為未來10年是人工智慧的時代,是AI來臨的時代。李開復在台灣大學畢業典禮演講中更強調,未來 10 年的 AI 革命比工業革命規模更大,而且來得更迅速猛烈。 

  李開復說,未來10年,所有金融企業都將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因為人工智慧將取代交易員、銀行職員、會計師、分析員和保險經紀人。人工智慧還會替代部分新聞記者、醫生和教師。10年後機械化的人工智慧將會變得穩定可靠,人工智慧運用在自動駕駛將比人類駕駛更加安全。人工智慧可以為人類創造巨大的價值,幫助我們消除貧窮和飢餓。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