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日前透露,IMF規章規定總部須設在經濟規模最大的會員國境內,未來十年IMF或將總部遷至北京,但前提是中國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增長持續。受訪專家認為,當前中國經濟延續平穩走勢,按中美兩國目前經濟增速判斷,未來十年中國經濟體量有望全球列首,按IMF規章,單純從經濟角度看,拉加德的講話並非空穴來風。
浦發銀行總行戰略發展部高級研究員宋艷偉分析,「去年新興市場國家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度達52%,隨着未來全球產業鏈向普惠化演進,新興市場國家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度料繼續擴大。」另外,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經濟發展的地位日益得到認可,目前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且是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推進國。
「若IMF內部確實有相關規定,那麼未來十年內把IMF總部遷至北京應是順理成章的事。」申萬研究所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表示,未來十年只要中國經濟增速保持在5%至6%,就可能一躍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屆時中國在IMF中的份額也將不斷提升,故IMF把總部遷移至中國是可以預期的。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健坦言,世界銀行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中國GDP相當於美國的60%,按目前經濟增速判斷,十年後中國GDP相當於美國的90%,且未來美國經濟增速若低於3%,不排除中國經濟總量超越美國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