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大暑:補虛防冷氣病

時間:2017-07-24 03:15:23來源:大公網

  註冊中醫師馮玖指,夏天容易引發中暑、熱傷風等病 資料圖片

  註冊中醫師 馮 玖

  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節氣(今年在新曆七月二十二日)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記載:「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這時正值「中伏」前後,也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這個季節天氣火熱,很容易引發中暑、熱傷風等病;而地氣陰濕,加之經常出現的雷陣雨,更是濕熱夾攻,易發肩周炎、腸道傳染等疾病。氣溫高,很多人就容易患上「空調病」(港人叫冷氣病),出現打噴嚏、鼻塞、頭暈、耳鳴、乏力、記憶力減退等,甚至出現皮膚過敏等症狀,如皮膚發緊發乾、易過敏。

  空調病的發病原因,很主要是由於患者整天或長時間呆在空調房裏不出來。空調開的時間過長,室內外溫差太大的話,人體適應不了,陰陽失調而導致「空調病」。預防「空調病」的辦法就是定時通風,注意調節室內外溫差以不超過7℃為宜,冷氣溫度設定最好不低於25至26℃,睡眠時還應再調高1℃至2℃。

  「空調病」也屬於中醫寒證的範圍。若有上述冷氣病症狀,可即用生薑煮紅糖水趁熱頓飲,有回陽祛寒的功效。炎夏長期在冷氣間工作,容易感染此病的體質虛寒者,也可用生薑紅糖及紅棗煮水作每天茶飲,有補虛防病的作用。

  中醫說:一夏無病三分虛。「虛則補之」是中醫治療一切虛損性疾病的基本方法。但是,體虛者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不能亂補。如若亂補很有可能「虛不受補」,即體虛者不能承受峻烈的補藥,會出現各種不適的症狀。因此補虛時一定要根據不同體質講求不同方式和方法,不能盲目進補。

  上篇小暑文章中曾提及,香港陽虛證(寒證)的患者逐漸增多,這應與華南地區的濕、熱氣候有關。所謂陽虛證表現為怕冷,不耐受寒邪,夏天吹空調也容易起雞皮疙瘩。濕為陰邪,易傷陽氣,尤其是損傷脾胃陽氣,亦所謂中醫所指「陽虛易得寒病」。原本夏天是陽氣最旺的季節,是人體從自然界攝取、補充陽氣的大好時機,但是由於空調的普及,加上不恰當飲用涼茶等,也是寒證體質逐漸增多的原因之一。

  酷熱天氣也容易中暑,如果出現全身明顯乏力、頭昏、心悸、胸悶、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噁心等症狀時,多為中暑先兆。一旦出現上述症狀,應立即將患者移至通風處休息,給病人喝些淡鹽開水或綠豆湯、西瓜汁、酸梅湯等。

  預防中暑的方法有以下幾點注意事項: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勞逸結合;避免在烈日下暴曬;注意室內降溫;睡眠要充足;講究飲食衛生。

  中醫對中暑早有認識和治療方法:暑之為氣,時應乎夏。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人為心。暑之傷,先着於心。其症:頭痛眩暈,心煩面垢,身熱口渴,其脈虛濡。昏仆不知人,亦與中風相似。名曰中暑。中醫謂:中暑者,中氣虛而受於暑也。中寒治以溫散;中暑治以清涼。

  大家可飲酸梅湯預防中暑,方法如下:

  烏梅十克,白糖五克。將烏梅洗淨,加白糖以水800cc煮十分鐘,放涼即可飲用。

  (今期稿擠,「杏林細語」暫停一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