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小上海\陳天權

時間:2017-07-22 03:16:01來源:大公網

  抗戰期間,有不少從事工商業的江浙人士南遷香港,至上世紀五十年代達至高峰。部分上海人選擇住在較寧靜的北角區,如堡壘街、建華街、清華街、長康街和北景街,令戰後的北角有「小上海」之稱。

  今天遊逛這一角,仍可見到一些五十年代興建的住宅樓宇,最古舊的相信是清華街一幢一九四九年落成的樓房,四層高,原是一梯兩伙,但有一半已被拆卸重建。留下的一半每個單位逾千呎,最高兩層設有大露台,在當年屬於豪宅。

  除了舊式住宅外,區內還有兩座建於五十年代的教堂,見證了「小上海」的年代。當時南來的江浙人士有不少教徒,但北角是新發展區,尚沒有教堂可供他們崇拜。衛理公會的牧師有見及此,便聯絡不同省份的教友,一九五三年創立了一個以國語為崇拜語言的教會。

  初期他們借用其他教會或學校聚會,又將北角台十個空置車位改作崇拜地方,容納百多人參與。一九六二年,他們購入長康街盡頭一幅空地興建教堂,名為「北角衛理堂」,其矚目的巨型十字架標誌,每個行經英皇道的人仰頭都可見到。

  另一方面,天主教也於這段時間到北角服務。一九五三年白英奇主教委任宗座外方傳教會的文明德神父負責救濟工作,在北角中安台設立臨時小堂,名為「聖達竇小堂」,以耶穌十二門徒之一的猶達.達竇為主保。隨着教友增加,原有小堂不敷應用,白英奇主教遂向政府申請土地在建華街興建大型聖堂,一九五七年底落成,取名「聖猶達堂」,迄今剛好六十載。

  早年教會除了提供宗教服務外,亦有辦學,一方面應付當時社會對教育的迫切需求,同時亦向下一代傳播福音。今天這些教堂不斷成長,實有賴學校在宗教上對學生的培育。 (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