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中原文脈傳承嶺南

時間:2017-07-21 03:15:48來源:大公網

  記者到訪大萬世居時,圍屋仍在修葺期間,雖沒有導遊講解,但世居內散落的石碑,處處可欣賞到不少佳句,猶如一個固定的師者,向人們傳授當年曾氏族人如何一邊移民,一邊移文,為嶺南送來的寶貴精神財富。

  三省吾身勿替引之

  在一間名為「三省堂」的房間,取自於世居人的祖先曾子的名句「吾日三省吾身」,為了讓後人以此修身,「三省堂」成了曾氏族人的祠堂號。

  在三省堂房間的一塊石碑上,記者看到了一塊兩面刻有陽文,向外為「勿替引之」,出自《詩經.小雅.楚茨》:「子子孫孫,勿替引之。」意為:希望子孫後代,不要廢棄祭禮的法度,要把它傳承下去。向內為「其旋元吉」,出自《易經》履卦:「視履考祥,其旋元吉。」意為:察看自己的行為,如果吉祥,符合禮儀,就實踐下去,一生大吉。

  中原文化一脈長流,「一部孝經貽世業,八家文蘊紹宗風」,聯為木塊製作,嵌於上廳祖宗牌神閣兩邊。《孝經》相傳為曾子所著,上下聯的大意是:曾子一部《孝經》給子孫後代留下豐富的文化產業,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其文學底蘊繼承着祖宗的崇高風尚。

  在世居內,俯拾皆是詩詞,只要留心便可妙手偶得,不失一個大雅之地。

  大萬命名溯源《漢書》

  據工作人員介紹,大萬世居的命名可溯源到《漢書.劉向傳》中的「營起邑居,功費大萬百餘。」古注說:「大萬,億也;大,巨也。」祠堂和中樓等建築的屋脊是用瓦垂直堆砌而成的。據族人講是恐後人家業敗落時,尚可用於修補漏瓦之屋,可見祖宗用心良苦。大萬世居興建時本來有一個牌樓,一九二六年,有一個風水先生說這個牌樓風水不好,把牌樓拆掉了。

  後來,人們用從牌樓上拆下的材料在圍屋外蓋了一座學校。建校時,因為材料不夠,圍屋的居民又拆了牌樓兩旁的廂房。一九二七年,大萬世居有了第一座小學堂—明新小學。明新小學是當時坪山較好的學堂,性質與當時的光祖學堂差不多,不過規模要小很多。學校實行的是中西式教育,當時,附近村落的許多小孩都到這裏讀書。

  二○○二年,曾氏最後一位後人搬離了大萬世居。然而,每年重要節日,曾氏的子孫仍會回來宗祠祭拜祖先;每當曾氏家族添丁,都必回祠堂點一盞燈,代表着某一支曾姓有了香火。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是從大萬世居出來的曾姓族人,都會永遠記住自己的根。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