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飲料「七喜」的命名之謎/高秋福

時間:2017-07-13 03:15:53來源:大公網

  這種飲料為何叫「七喜」?美國幾代人飲用了近百年,似乎沒有人能說得清楚。其他國家不少人也在飲用,談起這個問題,更是一頭霧水。當年,格里格為他研製的新飲料為何起這樣一個名字,其中有什麼含義,他生前從未做過解釋。因此,對美國人來說,這個名稱有點怪異,但又說不清怪在哪裏。這就成為一個難解之謎,從而引發種種猜度與推測。

  就現在看到的資料,對「七喜」的解釋至少有七種。

  一是從飲料的配方說事:原始配方含有碳酸水、食糖、檸檬酸、檸檬精、鋰化物等七種主要成分,而其中的碳酸水總是「向上」冒氣泡。因此,這種飲料的早期廣告詞中有雲:七種天然配料,混製成清醇可口的飲料,冒着一團團氣泡;二是就這種飲料中特含的鋰元素說事:鋰的同位素有幾種,而這種飲料用水中富含的是鋰7;三是從這種飲料的瓶裝量猜度:當時美國飲料的瓶裝量沒有統一標準,而這種新研製的飲料每瓶的定裝量是七盎司;四是正如那位英國改稿專家所說源自美國的遊戲:美國流行玩紙牌和擲雙骰子,兩種遊戲的玩法不同,但均以七點為勝。據說格里格非常喜歡擲骰子,邊玩邊呼叫「七點」;五是來自一種牛的商標:商標上有數位7和字母U,格里格覺得很好玩,遂借來為自己研製的飲料命名;六是從這種飲料的鎮靜作用說起:全球經濟危機爆發後,美國不少人感到頭痛、噁心、心煩、氣躁,而飲料中富含的氧化鋰,有助於抑制七種「情緒疾病」;最後一種解釋正如特朗普二○○六年與人合著的圖書《讓你賺大錢》所述:「七喜」這種飲料在研製過程中屢遭失敗,但格里格堅持不懈,直到第七次實驗才獲得成功。他因此異常興奮,遂以「7 UP」名之,意在強調「執著是做成任何事情的主要素質」。

  對「七喜」的這些解釋,顯然是不同人從不同着眼點出發而做出的,大多帶有主觀臆測的成分。研究美國飲料發展史的人認為,格里格為其創製的新產品命名,不排除用料、裝瓶和研製過程中種種遭逢的考慮,但他畢竟是一個諳熟市場情況的商人,考慮最多的恐怕還是產品的銷路。從他先後研製的三種飲料的取名來看,他最注重的是名稱的新穎別致,能夠「激發人的好奇心」,「吸引人的眼球」,從而捨得掏錢來購買。因此,他有時是別出心裁,有時是故弄玄虛。他研製的第一種飲料命名為「口哨」。乍一看,確實令人感到莫名其妙。據說,他在這裏玩弄的是一種隱喻手法,意在表明,拿起瓶子咕咚咕咚喝他的飲料,簡直就像鼓起雙腮吹口哨,令人心曠神怡。而第二種飲料「你好」,在英文中用的是Howdy一字。這是一個不大常見的方言用字,是最流行的問候語「How do you do」的略稱。他用這個方言俚語之字,一方面是給人以親近感,另一方面則是招徠生意。到第三種飲料上市時,他更是用盡了心思。起初,將其命名為「圍嘴牌鋰鹽檸檬蘇打水」。這個名字分為兩部分:後半部分是「實」,標明飲料的主要用料,前半部分是「虛」,說的是飲料的標牌。但飲料的標牌何以使用「圍嘴」一詞,看後簡直令人摸不着頭腦。據後來有人考究,他之所以使用這樣一個標牌,是因為這種飲料當時是用瓶裝,瓶頸上貼着用彩紙印製的商標。這種裝潢看上去宛若小孩子吃東西時佩戴的圍嘴。還有人說,除「圍嘴」之意外,這個字還引申有「暢飲」的含義。因此,為產品起這個一個名字,既有幽默感,又有招徠的用意。這一名稱,既長又難記,後來被有的人稱為美國飲料史上「最醜陋、最糟糕」的名稱。可是,誰也未料到,正是這樣一個怪誕的名稱,卻激發起許多人的好奇心,紛紛前來購買,嘗一嘗其味道究竟如何。一時間,銷售情況相當不錯。可是,為時不長,聽到顧客反映「名字太拗口」,他先是將其改為「七喜鋰鹽檸檬蘇打水」,後來就乾脆簡化為「七喜」,並在這兩個字的兩側加上飛動的雙翼。「七喜」的含義究竟是什麼,當時無人深究,只是覺得「兩字帶兩翼好看又好記」。隨着市場的不斷拓展,到一九四○年,「七喜」竟成為美國第三大暢銷飲料,並銷售到世界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

  格里格不但潛心研究產品的製造,還深諳產品的銷售之道。因此,有人說,他對產品的命名,看來絕非心血來潮,而是在語帶戲謔的背後,心懷征服顧客、搶佔市場的「遠大戰略意圖」。

(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