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舞台劇《蜷川馬克白》演出劇照/作者供圖
《馬克白》作為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為世人所熟知,它相對於《哈姆萊特》、《奧賽羅》、《李爾王》而言,篇幅最短,結局也較為倉促。但是其精巧的結構,緊湊的情節,恐怖的氛圍,深刻的主題,絲毫不影響它成為莎士比亞筆下最出色的的四大悲劇之一。四百年來,對於小說《馬克白》的解讀歷來眾說紛紜,但對其中悲劇的探析與解剖至今仍然在藝術創作圈中保持有高度的熱情。從歌劇到電影,由小說《馬克白》改編而成的藝術創作類型豐富多樣又不失新穎之意,歷來都使觀眾回味無窮。
今日想說的這齣另類《馬克白》就是由莎士比亞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日本舞台劇《蜷川馬克白》。蜷川幸雄可說是現代日本劇場中、最受世界矚目的劇場導演,着力以前衛形式及元素為劇場帶來革新,日本劇場界稱他為「世界のニナガワ」(世界的蜷川),而他的舞台作品題材多元,涉獵極廣,幾乎是整個莎士比亞的劇目也導演過。去年五月,他不幸離世,這齣《蜷川馬克白》也就成為了他的遺世之作。上個月末,《蜷川馬克白》在港上演,我有幸觀之,不免感慨良多,蜷川幸雄的創作既富現代美學又將經典意味與日本文化巧妙融合,戲劇巨擘名不虛傳。
《蜷川馬克白》將莎士比亞與日本背景融合得相當和諧—櫻花、武士等日式元素都令這齣歌劇變得神秘而淒美。劇作將背景設定為十六世紀末的日本安土桃山時期,莎翁原著中的蘇格蘭戰士搖身一變成為日本武士,勃南樹林轉化為櫻花樹林。劇中仿照日本佛壇的巨大布景、漫天櫻花的淒美場景等日式風格,將蜷川幸雄完美地融合東西方戲劇傳統的駕馭能力表露無遺。妹尾河童的舞台設計亦是美輪美奐,讓人驚嘆不已。
這齣舞台劇自一九八○年東京首演後也曾多次在海外巡演,而此次的香港演出則是由二○一五年重新製作的巨星班底雲集而成,日本着名演員市村正親飾演野心勃勃的馬克白,馬克白夫人則由曾在日本電視劇《阿信的故事》中擔任女主角的田中裕子飾演。兩位主演當晚的演出無論是台詞還是動作都很有戲味,市村正親與一眾演員三次謝幕,蜷川幸雄的海報也在謝幕時一同降下以示共存,現場亦是掌聲不絕。
另類馬克白,另類演繹莎翁經典,也充分體現出了東西方文化的巧妙融合,實為佳作,觀之無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