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關西的慢生活與真滋味

時間:2017-07-11 03:15:40來源:大公網

  圖:名店燒道樂わなか日日大排長龍

  來到日本,除了首都東京,關西也是很多人的必經之地。囊括了大阪府、京都府、兵庫縣、奈良縣、和歌山縣、滋賀縣、三重縣(兩府五縣)的這片地區,用日本國土的8.3%養育了約17.1%的人口,可以說無論從規模密度,還是生活方式上,都足以自成一派了。\判 答 文、圖

  行走在關西,不仔細品品當地料理就相當於給旅途交了白卷。其實論風土人情,關東和關西可謂風格迥異,關東人多數低調、精緻,關西則是豪爽、隨意,頗有內地東北人的架勢。但有趣的是,他們在餐桌上的表現正好相反,關東口味重,喜鹽多調味,關西人則愛清淡,重視食材原本的味道,一年四季,從春天的清爽柔嫩到冬天的飽滿鮮甜,讓人在享用之餘,也不由得感慨大自然的恩惠和美好。

  原汁原味,才是應季的奢侈

  明治維新前的千年古都,至今仍完好保存着數量眾多的文化遺產,這些都足以見京都的特殊地位。它的料理也古風古韻猶存,不疾不徐地隨時間展開,是人們體會食物本意的最佳溫床。

  京都有兩大寶:行走在地上的人,和流淌在人間的水。人們在最恰當的時候完成收割,用祖祖輩輩傳承的技藝將它們端上餐桌,這裏幸運地擁有全日本數一數二的好水質,一方面孕育出味美佳品,同時成為烹飪過程中不可取代的秘密武器。能夠把這二者融合得天衣無縫,首選便是豆腐,成分中近百分之九十都是水分,因此風味的優劣極大程度上依賴於水。豆腐之於京都,不僅是引以為傲的名片,也是生活態度的箴言。千萬別小瞧了這簡單到極致的料理,輕者只是一碗湯,幾層白絹,重者竟也能包羅萬象,呈現出會席一般的豐盛。無論哪種,都使用京都地下水,嚴選季節黃豆,拒絕任何防腐劑,突出順滑和細膩,絕不單調,讓素食者和非素食者都能大快朵頤。

  品嘗豆腐宴,市內自然是南禪寺,遠一點就是嵐山,在青山綠水的環繞中安心靜坐,等着一道道豆腐以不同形式粉墨登場。最經典的當屬湯豆腐,將新鮮的豆腐放入高湯慢燉,湯裏只加入少許昆布和菜葉,時間掌控到剛剛好,馬上夾起豆腐放入淡醬油或柚子汁的蘸料中,聆聽它在嘴裏融化、舒展的聲音,絲毫不見豆腥,倒是有股稚嫩的香甜被緩緩帶出,口感像極了輕乳酪,卻又多了些扎實和純真。除了這個重頭戲,還有包裹了蔬菜的炸豆腐、配上現磨山葵的豆腐前菜,和創意十足、把豆香潛藏在蛋液裏的茶碗蒸。

  「湯」過三巡,有些店家會在此時端上他們的真工夫:湯葉豆腐,就是我們俗稱的豆皮,只不過吃的方法很有現場感。端到眼前的是一鍋豆漿,全程用小火慢煮,慢慢地,豆漿表面就浮出一層薄膜,這才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的主角。用長竹籤輕輕刮動四周,挑起軟綿綿,嫩滑發亮的豆皮,就可以點蘸料享用了。雖然每張的結成都需要一兩分鐘,但這種堪比親手製作藝術品的過程,又有誰會拒絕呢?

  奈良之美,柿葉之味

  從京都到奈良,路途不過一個多小時,節奏居然又慢了幾拍,即便是在最著名的景點,也不見人聲鼎沸,最多不過打個照面,相視而過。到這裏來務必要吃柿葉壽司,相傳在江戶時代,海產品都是從紀之川逆流而上運到奈良,因為距離較遠,人們就想到把不易保存的魚類用鹽醃漬,再放入柿葉包好的辦法。如今它已是奈良如雷貫耳的名物,也是各家各戶必備的日常餐食。

  跟關東的手握壽司不同,關西可是箱壽司的天下。箱壽司(押し壽司)又叫笹壽司,把最上層的配料鋪在小木箱底層,然後放入米飯,用力地把箱子蓋壓下去,出來的成品就是一個個萌萌的長方形了。柿葉壽司正是箱壽司的一個分支,通常選用鯖魚、鯛魚、鮭魚等魚類,打開柿葉把壽司送入口,會立刻被這種毫不違和的對比驚艷,略濃郁的醋飯滲透出陣陣米香,配上魚的鮮香,在舌尖衝撞之餘卻始終遊蕩着柿葉的清香,咀嚼時層次分明,吃完滿嘴留香,就像邂逅了久未謀面的摯友,心裏的某個回音「嗖」一聲直衝上腦,讓整個人都活了起來。

  飯後不妨點一份限定款的凍柿,拳頭大小的柿子帶着天然的甜味,冷凍過後全然沒有了軟塌塌的澀,外層果肉勁道Q彈,內裏柿餅咯吱脆響,可謂提升了飯後甜點的新高度。

  熱氣騰騰的下町風情

  如果說京都是含蓄的長者,那大阪無疑就是血氣方剛的少年,在這個被譽為「日本廚房」的地方,隨處可見噴香誘人、物美價廉的小吃。所以人們也笑稱:「來到大阪就會吃到破產(當地詞:食倒)。」

  提到大阪親民料理代表,章魚燒當仁不讓。章魚燒的製作工序雖然簡單,但從小麥粉到新鮮章魚的選擇可都是大有講究,就連烤具的材質都各顯神通。麵糊的牛奶雞蛋配比一定要濃稠剛剛好,章魚塊也是當天從中央市場裏挑選最新鮮的,將調好的麵糊倒進專用的模具,然後放入章魚塊,一遍烤一遍轉圈翻動,當麵糊逐漸成形,香噴噴的章魚燒就完成了。剛烤好的章魚燒外酥裏嫩,第一下咬到麵衣輕脆的層次感,隨即濃郁的內餡便流淌進嘴裏,夾雜着章魚的嚼勁和鮮美,吃得根本停不下來。

  章魚燒除了本身可口,還配有各式各樣值得驕傲的醬汁。從簡單的醬油、紅薑到海苔、鰹魚花、美乃滋等等,不一而足。被當地人高度評價的章魚燒道樂WANAKA( わなか)主打的便是一份四味套餐,不僅包含了主流的燒烤醬、海鹽,還可選季節限定。筆者在當天就遇到了紀州梅子醬和香蔥口味,酸甜口感的梅子醬清爽解膩,剛好襯托出新鮮章魚的美味。如今競爭激烈,店家們也絞盡腦汁,想到把牛筋、蒜末、青葱,或者櫻花蝦、天婦羅炸麵衣等等材料放入,或是乾脆開一家章魚燒體驗館,讓食客們自己動手,再飽口福。

  若說章魚燒是打破了地域界限的「世界級」,那大阪燒則是填充了當地人生活的「靈魂級」。大阪燒也叫喜好燒、什錦燒,是在麵糊裏加入切碎的豬肉、蝦、培根、墨魚、牛肉等等主料,然後混合大量捲心菜,倒入圓形模具在鐵板上烤製而成。吃大阪燒,店員通常都會在你眼前操作,在滋滋作響的鐵板上,慢火烤出的麵糊和食材慢慢膨脹,不一會兒鼻子周圍就滿溢着香味,用和風醬、海苔、黃芥末等料調味,一口咬下去蓬鬆飽滿,真是滿足至極。

  不同地方的大阪燒在做法和材料上也具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兩大派系,就是關西風味和廣島風味,廣島味是在關西的基礎上多加入綠蔥和薄蛋皮,老牌的店家還會遵循傳統,將材料一層一層鋪上去煎,口感也就更加扎實。至於店舖方面,不容錯過的要數味乃家和美津。前者是米芝蓮推薦,選擇豐富多樣,當然也是日日大排長龍。後者別出心裁,想出用山藥粉代替麵粉的絕招,100%的山藥燒麵質更彈牙卻又不搶主角的味道,特別是對胃口大又想減肥的女生來說,卡路里也只是通常的一半。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