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黎達達榮(左)、許傲群將莫扎特歌劇融入到動畫和舞蹈創作中\大公報記者李亞清攝
【大公報訊】記者李亞清報道:莫扎特的音樂,和Bauhaus的視覺設計,如何融為一體?進念.二十面體做出大膽嘗試,使兩者相結合,將於八月十二及十三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公演三場多媒體唱遊音樂演出《BAUHAUS魔笛》。
莫扎特歌劇注兒歌元素
是次演出趣味十足,為開發四歲以上的小朋友心智而設計,又因在暑期上演,非常適合作為一家大小的親子娛樂活動。演出的音樂部分改編自莫扎特歌劇《魔笛》,並注入了兒歌元素,填上中英文歌詞,再配合動畫,以偶戲唱遊的形式向小朋友介紹Bauhaus設計美學。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音樂和設計,唱遊中還將加入呼拉圈舞蹈(Hoop Dance)的元素。 記者近日於排練現場,採訪了該劇動畫設計黎達達榮,及呼拉圈編舞許傲群(Grace Hoop)。
在黎達達榮的身上,有着孩童般樂天、頑皮和開朗的性格。作為進念的駐團藝術家,他表示此次演出可以為小朋友設計動畫非常開心,創作過程亦很順利。他介紹,演出將向小朋友展現六個主題:形狀、顏色、比例、空間、物料和建築,並解釋道:「我創作的動畫,先由基本幾何形狀和三原色開始,再發掘比例帶來的空間感,感受不同物料的冷暖質地,引領小朋友學建築,感受Bauhaus設計美學。」
Bauhaus是位於德國的國立包豪斯學校的簡稱,是一所藝術和建築學校,講授並發展設計教育。它是工業革命和社會主義的產物,主張風格簡約、理性化、並富有規律秩序,倡議透過大量生產,去改變和提升大部分人類的生活。在黎達達榮看來,Bauhaus設計美學的精神所在就是將複雜回歸簡單。因此在動畫設計中,他以紅、黃、藍為主色,運用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基本形狀,進行一系列主題創作。
這並非是進念首次嘗試以動畫的形式表現音樂、知識等概念。二○一五年,他們就曾舉辦六場《魔笛遊樂場》,以動畫、現場偶戲和互動遊戲,帶小朋友探索音樂世界,同時認識數字、顏色等基本知識。
探索Bauhaus美藝世界
在位於牛棚藝術村的排練現場,記者見到大大小小、色彩不一的呼拉圈。這些呼拉圈都是由許傲群親手製作的,她笑言:「我從美國訂購原材料,製作好後給學生們用。除了現場的這些,我還將製作正方形、三角形等形狀的呼拉圈,融合到這次演出的呼拉圈舞蹈中,來表現形狀、顏色、空間等概念。」
呼拉圈舞蹈是一項集舞蹈運動和表演藝術於一身的活動,在香港尚未為眾人熟知。許傲群認為,呼拉圈舞蹈不同於其他舞蹈的地方,在於它的風格很自由(freestyle),不需要遵循固定的舞步,而是用呼拉圈配合身體的轉動,是「身體的延伸」。
「《魔笛》的節奏變化多端,我的動作設計與之呼應,時而快速有力、時而柔和輕鬆。」許傲群說。她表示呼拉圈舞蹈可以引發小朋友對運動的興趣,並希望借助此次演出,讓更多的大小朋友認識這種舞蹈,逐漸在香港形成「呼拉圈舞蹈」文化社區。
右腦負責情緒、藝術和創意,欣賞音樂有助於小朋友開發右腦。而左腦負責邏輯、理性和分析,通過學習設計可以啟發更多認知。是次演出的導演、編劇及設計胡恩威,正是基於此番考慮,有了將音樂和設計相融合的創意。另外,節目亦邀請到歌手林二汶、無伴奏合唱團一鋪清唱作為聲音演出。
《BAUHAUS魔笛》門票現於城市售票網(網址www.urbtix.hk,電話二一一一五九九九)發售。詳情查詢可電二五六六九六九六,或登入進念.二十面體官方網址www.zuniseason.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