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科企搶灘 挑戰傳統銀行

時間:2017-07-03 03:16:00來源:大公網

  圖:Facebook、谷歌等科技龍頭藉着其海量用戶優勢,積極開拓數碼支付及轉帳等業務,並逐步蠶食傳統銀行業務\資料圖片

  全球準備迎接無現鈔交易時代,美國龍頭科技企業Facebook、谷歌、亞馬遜藉着其海量用戶優勢,積極開拓數碼支付及轉帳等業務,這股科技金融力量逐步蠶食傳統銀行業務,科技業與金融機構正面交鋒,傳統銀行面對汰弱留強競賽挑戰。\大公報記者 鄭芸央

  科技界涉足金融版圖,步步進逼傳統銀行業,全球最大社交媒體Facebook受惠於用戶人數龐大,趁機進軍電子支付市場,其用戶透過旗下即時通訊軟件Messenger進行轉帳;甚至有報道稱,Facebook快將推出匯款業務,屆時智能手機在手,根本不需要到銀行辦手續,省時快捷。

  漸取代銀行主導角色

  英國顧問公司埃森哲(Accenture)英國及愛爾蘭地區主管帕克認為,由銀行主導控制金融服務的日子快要結束,谷歌、Facebook、亞馬遜等科技巨企,與其用戶關係較銀行更加密切,有能力提供和創造更好服務。短期而言,科技公司介入規模似乎不足為懼,但長線來看,絕對是銀行業一大威脅。事實上,科技公司已經在各方面慢慢取代銀行角色,例如亞馬遜向小型商戶提供貸款,Facebook用戶透過Messenger轉帳輕鬆方便。

  去年十月,愛爾蘭央行在其支付供應商名單中加入Facebook Payment;換言之,該國央行向Facebook發出牌照,容許Facebook在歐盟提供電子轉帳等金融服務。今年二月,Facebook承認獲愛爾蘭央行有關牌照,但沒有透露詳情。

  毫無疑問,科技巨企正在削弱銀行傳統業務,消費者未來可以選擇谷歌、Facebook、亞馬遜提供與銀行類近服務。根據顧問行埃森哲今年初在18個國家進行的調查發現,全球三分之一的銀行和保險業的客戶表示,如果可以的話,願意把帳戶轉到谷歌、Facebook、亞馬遜的戶口。這些科技巨無霸用戶數據以海量計,在提供銀行數碼業務確實佔優勢。

  財雄勢大 搶佔市佔率

  科技龍頭公司財雄勢大,甚至富可敵國,全球金融業愈發不安。而由於金融科技需要投入高成本和人才,並且維持不斷技術升級,部分財力較弱的金融機構將會因門檻日漸提高而令其市場佔有率被蠶食,只有財力強大的銀行機構可以應付,這個情況在亞洲地區尤為明顯。摩根大通分析師承認,金融業面對眾多挑戰,如果銀行停止創新,就會失去市佔率。

  與此同時,歐洲央行也加入即時支付服務,加強歐元區金融一體化,該支付服務將於2018年11月開始推行,企業和民眾在數秒間即可轉帳。由於歐元區尚未實行銀行之間聯網,因而銀行帳戶轉帳需要一天時間,而歐洲央行的支付系統把轉帳時間大幅縮短至數秒,對現有銀行支付系統帶來極大影響。歐洲央行建立名為Target 2泛歐元區系統,快速處理銀行和央行之間大額轉帳,這個即時支付結算系統,讓民眾可以直接由銀行帳戶支付餐飲開支,或把錢即時轉入朋友銀行帳戶內,以分攤帳單。

  歐明年允科企取銀行客戶數據

  銀行業遭到來自科技公司競爭威脅,還要面對將推出的一項針對支付服務歐盟法例,該法例將於2018年實施,目標是增加銀行業務競爭,強制銀行在客戶授權下,容許谷歌、Facebook等第三方獲取銀行客戶數據。金融服務專家認為,該項法例意味科技公司繞過銀行卡機制,直接由經常帳戶向個人商家進行支付,再加上Facebook和亞馬遜用戶量驚人,客戶偏好成本較低、交易便捷的支付工具,對銀行而言是一個關係存亡的威脅。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