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王維:話劇舞台二十載

時間:2017-06-28 03:15:48來源:大公網

  採訪香港話劇團演員王維的當天,他剛剛完成《塵上不囂》的演出。原定一個半鐘頭的採訪結束後,他又要趕着去試即將於七月一日上演的《我們的故事》戲服。「習慣了,要是讓我現在回內地,反倒不習慣。」王維輕描淡寫地說。當年義無反顧地選擇來港發展,在香港話劇團裏近二十年的打拚,從「跑龍套」到擔綱主角,王維演繹出眾多個性鮮明的角色。在四月底公布的「第二十六屆香港舞台劇獎」中,他憑藉《太平山之疫》裏的出色表現獲得最佳男配角(悲劇/正劇)。\大公報記者 管樂、謝敏嫻

  一九九七年,十九歲的王維在廣東省話劇院當實習演員。此前的三年,他在話劇院接受封閉式培訓,到了第四年才可以到劇院實習演出。當時,香港話劇團藝術總監楊世彭計劃發展雙語(廣東話、普通話)話劇,便到劇院招考演員。王維幸運地被選中了。「當時香港對內地人來說,還是個遍地黃金和機會的地方。」王維說。於是,他一邊在劇團繼續當着實習演員,一邊等候香港簽證。第二年,他順利成為話劇院的正式演員,幾乎同時,香港的簽證也到了。

  態度專業 耳目一新

  「來港發展是義無反顧的決定,沒有半點糾結。」王維肯定地說,「我很慶幸在二十歲能有這樣的機會來港;更年輕,可能消化不了,倘若再晚幾年的話,我怕思想會僵化、接受不了改變。」

  回憶起當年來港的情形,他仍記憶猶新:「一九九八年三月十五日早上八點三十五分,從廣州開往香港的直通車,我與孫力民(話劇院另一名被選中的演員)一起。當火車一駛過深圳羅湖,進入上水、粉嶺一帶,我覺得整個世界開始變得多姿多彩,道路兩旁的建築物、街上行駛的汽車色彩繽紛,人行道和斑馬線隨處可見,行人衣着新潮靚麗……」

  自六歲隨家人從北京遷至廣州,香港的電影、電視節目貫穿在王維的成長過程中,對張國榮、張學友等代表的香港流行文化,他如數家珍。「我一直以為自己挺了解香港,到了之後才發現並非如此」,王維說,「我們都是中國人,都講粵語,在文化上同根同源,我以為頂多是路名、行車方向、物價等生活細節略有不同,來了才發現香港很多概念、思維方式與內地有很大不同。」

  「在香港話劇團,早上十點準時排練,下午一點午休一小時,兩點再回來排戲到六點,嚴格遵循時間管理;而在廣東省話劇院,大多日常排練並沒有準點開始,演職員間常常談天說地、聚餐,關係像一家人。」

  兩種截然不同的劇團工作模式,在王維看來,「不能說哪樣好哪樣不好,來了就得適應。規律的工作模式更有效率,所以內地與香港劇團的最大區別,我覺得是態度。專業的態度帶給觀眾敬業的感覺,就像前幾個月《頂頭槌》到北京演出,無論在服裝、舞美、燈光、化妝、髮型及台上的凝聚力,都帶給觀眾耳目一新的體驗。」

  由香港話劇團打造的音樂劇《頂頭槌》自二○○八年首演後,即獲得香港舞台劇獎四項大獎。今年作為慶祝香港回歸二十周年系列演出的一項重點活動,《頂頭槌》於四月初在北京連續上演三場,同樣受到觀眾熱捧與媒體好評。事實上,除了《頂頭槌》,香港話劇團出品的話劇《德齡與慈禧》、《最後晚餐》、《有飯自然香》、《親愛的,胡雪巖》等在內地演出後都收穫了口碑和人氣。

  琢磨角色 個性鮮明

  「香港無論是在社會氛圍還是藝術政策方面,都利於藝術發展。以香港話劇團為例,作為香港最大的話劇團,特區政府每年提供充裕的資助,讓全團演職員在生計上毋須操太多的心,能更集中精力琢磨表演藝術。」對王維來說,到了香港之後,「我只想好好演話劇」的念頭不再是異想天開。

  在香港話劇團近二十年的磨煉,王維演繹了眾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如《長髮幽靈》的奶油小生,《黐孖戲班》的天氣預報員,《遍地芳菲》的奸官等等。談及最深刻、最得意的角色,他笑稱自己最滿意的角色卻沒獲獎受肯定。「如果要綜合這兩個方面,那就是在二○○九年《黐孖戲班》飾演的一個傻乎乎的天氣預報員。」王維介紹說:「雖然全劇只有一場戲,不像主角的戲份是貫穿整部戲,我仍然下了工夫去琢磨。配角的定位經常沒頭沒尾,如何能讓觀眾開懷大笑是最大的挑戰。」正是這個角色,讓王維奪得當年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男配角(喜劇/鬧劇)。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正是因為能夠保持這樣的專注態度,以及飽滿的熱情扎根在舞台上,王維在揣摩表演技巧的同時亦積累了一些心得。「演員演出悲正劇的時候,可能一臉嚴肅正經,把台詞說完,觀眾就不會太挑刺;但是喜鬧劇要讓人笑,這太難了。」他認為,喜鬧劇對演技要求更高,這其中涉及的節奏變化,更講究人物角色塑造和來源。

  家人便是王維戲劇靈感來源,家庭生活能帶給他更多體驗。「特別是演喜劇時,我從一對兒女身上獲取很多靈感,他們的說話節奏、邏輯充滿喜感;很多行為都在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這就是戲劇性的核心之一。」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