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唐代模塑貼花壺/李英豪

時間:2017-06-26 03:16:11來源:大公網

  附圖為唐代中後期湖南長沙銅官窰燒製的珍罕品,屬青瓷「模塑貼花」雙耳繫壺。其壺流短,壺口近肖花瓶;壺腹塑貼胡人跳舞俑,線條簡練、柔和、圓潤及具韻味。舞俑、壺流和附近略施褐彩,隨意點染作裝飾;然後施淡青釉,乃「釉下彩」,甚有特色。那時長沙窰以彩繪瓷與花釉瓷最傑出,流傳地區遍及六省。模塑(或稱「模印」)貼花的裝飾紋樣以人物為主,次為舞馬、鳥魚、獅子和園林等,形態皆秀麗雅致。長沙窰用於胎上繪畫或點染的褐彩,是一種當時特製的含鐵色料。有些褐彩則任其散開、流淌和自然變化。

  附圖雙繫壺的造型,乃仿唐代中晚期的金銀器。一九五八年長沙出土的青釉褐斑雙繫壺,是壺身三面貼花。另曾見一件模印貼花瓷壺,屬元和三年所燒造,也是雙繫式,但壺肩上飾褐綠四圓斑。其裝飾紋彩,隨形不同,有如信手拈來,皆成妙趣。河南洛陽出土的銅官貼花雙繫壺,以及陝西出土者,俱為完整而精美的貼花人物壺。這類貼花壺,絕大多數殘缺不全、剝蝕崩裂,極難有完美者;收藏家僅能在各大博物館望梅止渴。

  唐代此種「模塑貼花」裝飾技法,是採用模印或捏塑等方法,以胎泥製成圖形或花紋,貼於坯體上,故名「貼花」。「模印」,乃以模子按壓出圖形,工藝細緻。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