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美34大行通過儲局壓測

時間:2017-06-24 03:16:10來源:大公網

  圖:美國聯儲局公布今年銀行壓力測試結果,34間美國大型銀行均通過最低資金比率和槓桿率要求 資料圖片

  美國聯儲局公布今年銀行壓力測試結果,接受測試的34間美國大型銀行通過最低資金比率和槓桿率要求,意味即使發生經濟動盪,這些大銀行均有能力抵禦。在接受壓力測試的銀行當中,摩根士丹利在補充槓桿比率方面包尾,也是該行第二年出現同樣現象。局方將於下周進行第二階段壓測,屆時銀行資本計劃將被審核,若第二階段壓測亦過關,將可增加美國大型銀行的派息空間。

  聯儲局今年壓力測試假設最嚴重情景是美國失業率升至10%、商業物業價格大跌、貸款市場萎縮。在這個逆轉情況下,34間銀行預料會出現3830億美元虧損。

  大摩補充槓桿比率又包尾

  聯儲局表示,即使在一個假設嚴重經濟下調的情況,34間銀行均維持9.2%的高質素資本,遠高於聯儲局的4.5%最低水平。不過,信用卡仍然是銀行業其中偏弱一環,貸款虧損由去年測試的上漲9%,至1000億美元。數間銀行的美國信用卡貸款近期有持續轉差跡象,部分原因是次按借貸增加。

  聯儲局根據《多德─弗蘭克法案》進行的壓力測試結果顯示,在一個假設嚴重逆轉的情況下,所有34間銀行超越最低預計資本和槓桿比率,整體結果顯示,全部銀行資本水平強勁,在嚴重衰退期間仍然有向家庭和企業提供貸款的能力。

  參與今年壓力測試的美國大型銀行之中,摩根士丹利在補充槓桿比率方面連續第二年落後於同業。在2016年,摩根士丹利在一個向股東分組的第二階段測試中,摩根士丹利被迫重新提出計劃解決弱點。

  聯儲局理事鮑威爾表示,今年壓力測試結果顯示,即使在嚴重衰退期間,美國大型銀行仍可保持充足資本。

  核心資本八年漲逾5萬億

  由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後,聯儲局開始對美國大型銀行進行壓力測試,主要是評估銀行在最差環境時的應對能力,包括失業率急升、樓價大跌或股市大跌等。參與年度壓力測試的34間美國銀行,由2009年以來,核心一級資本增長超過7500億美元(約5.85萬億港元),同時通過向股東分紅的壓力測試。

  近數年來,銀行業的壓力測試表現漸趨平穩,美國財政部上周發表報告,建議減少銀行壓力測試的次數,認為資本水平較高的銀行可豁免測試,該報告還提出廢除嚴苛測試標準。

  事實上,《華爾街日報》周五報道,美國監管部門官員建議放寬銀行業監管。聯儲局委員會和貨幣監理署署長Keith Noreika,在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的聽證會上稱,正在研究監管機構簡化《沃爾克法規》,並在評估一些銀行資本要求時,簡化監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