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中國古巴友誼的重要基礎/徐貽聰

時間:2017-06-20 03:15:54來源:大公網

  圖:哈瓦那街頭的華僑紀功碑 作者供圖

  六月十五日,古巴駐中國大使拉米雷斯在使館舉行招待會,紀念華人抵達古巴一百七十周年。應邀出席之際,進一步意識到華僑、華人在中國對外交往中的重要基礎作用,感觸頗多。

  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友誼都在不斷發展、加深,與古巴的友誼亦如此。

  中國與外國的友誼,形成的動因和基礎各不相同,需要分別考察和研究。但是,華僑、華人的基礎和推動作用,則見諸所有地方、所有階段。我深信,我這樣說絕非是妄言。

  根據古巴的史料記載,首批華人是在一八四七年六月三日乘船抵達哈瓦那港的,身份是「契約華工」。古巴有種植甘蔗的傳統,也有從國外僱傭勞動力的習慣,多從非洲招募。那些年,能從非洲找到的工人甚少,甘蔗園主把眼光放到了中國。這樣,首批華工被「契約」到古巴,開始艱苦、非人的「苦力」勞作,也起始了華人與這個國家的交往。此後,抵達古巴的中國人越來越多,從事的事情也不僅僅局限於甘蔗種植,擴散到了其他許多方面,對古巴的影響從而逐漸加大。大批的中國人還參加過古巴的幾度獨立戰爭,中國人部隊表現英勇、突出,深受古巴人民的尊敬和愛戴。一九五九年古巴建立了新的政權,一部分華人離開了這個國家,另一些人則選擇留了下來,繼續與古巴人民並肩戰鬥和建設。

  華人在古巴,有辛酸、屈辱、血淚,也有拚搏、形象、榜樣。哈瓦那街頭的「沒有一個古巴華人是叛徒,沒有一個古巴華人是逃兵」黑大理石華僑紀功碑,超過百分之十的古巴人含有的中國血統,還有古巴現代文化三大成因中的中國因素(據古巴人士介紹,另兩個因素分別來自歐洲和非洲),都明白無誤地表明華僑華人在古巴的存在和貢獻。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在古巴工作的兩年多時間裏,我曾有機會在卡斯特羅主席和勞爾副主席的直接關注和安排下,分別走訪古巴全國各個省市,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以及多個省市的博物館裏,被特許看到不少與中國人相關聯的歷史見證,有中國「契約華工」的「賣身契」,有清朝時期領事館的記載,更知道了華人在古巴生活、勞動、與古巴人民密切交往的各種記錄和反映。其中,有些讓我悲痛,有些讓我驕傲,更讓我深深感受到華人在中國對外交往史上創下的豐功偉績。

  在古巴大使的招待會上,放映的一部介紹華人在古巴的視頻,讓我看到和領悟到古巴政府對華僑華人功績和貢獻的認可,看到和領悟到古巴政府對華僑華人以及與中國友誼的重視。由此,我深信,華僑華人的貢獻已經並且在繼續得到中國和相關國家的普遍承認和高度評價,將會繼續受到關注和重視,作用也將會越來越大。

  如今的中國和古巴是「好朋友、好兄弟、好同志」,並且將會在這個現實之上繼續深化、提高,基礎之一是華僑華人。聯想開去,我感到喜悅、驕傲、放心。

  這樣的見解,不會只是我一個人的。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