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建言精神健康服務

時間:2017-06-19 03:15:29來源:大公網

  圖:若精神或情緒出現問題,最重要的是別延誤求診的最佳時機 資料圖片

  編者按:精神、情緒疾病的發病無分地域、年齡,而一個人患病所帶來對家庭、社會的連鎖影響,非常巨大。病者需要治療,需要社會方方面面的支援,更應做到早診早治,防病於未然。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年,本版今期請來精神科醫生執筆,談談這二十年來本地精神健康服務的概況,盼從源頭做起,讓病人少受折磨,社會減輕負擔。

精神科醫生 陳仲謀

  又快到七月一日香港回歸祖國懷抱的紀念日,特區政府成立二十年來,經歷了很多轉變。筆者認為本地的精神健康服務,在這二十年來,有進有退,不能一概而論,然而以客觀的數據和市民主觀的感覺,可以評鑑箇中的得失。

  專科醫生不足夠

  香港在一九九七年前,精神健康服務的最大轉變是,於一九九○年由醫院管理局(醫管局)代替了醫務衛生署的職能。之前,全港的精神健康服務,由一位總顧問醫生統籌;之後,醫管局將之一分為七,分別由七個聯網的顧問醫生負責。前後的分別相當大,例如在人手和資源分配上的統一與分歧。最初,還有一些較資深的醫生,可以左右大局,協調「七國」的分歧;後來就無人有能力,去疏通七個聯網「各自為政」的形勢。

  一九九七年的時候,註冊的精神科專科醫生,總計是一百一十四人;二十年後的今天,增加到三百八十五人。這個增長率看來不算少,達三倍有多,但部分市民仍認為有關的服務,反而是「今不勝昔」。究竟我們的精神健康服務,出現了什麼問題?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香港精神科專科醫生的人數,遠遠落後於世界衛生組織(世衛)定下1:10,000的標準,遑論與一些先進國家看齊(美國和澳洲是1:8,000,英國是1:12,000)。在這二十年間,本地的人口增長並不多於三倍,但港人對精神健康服務的要求,基於種種的原因,有一定的增幅。現在香港1:20,000多的比例,當然不能滿足大部分人的期望。

  世衛在公元二千年,宣稱二十年後,抑鬱症將會成為全球人類的「第二號殺手」,如果加上其他種類的精神病,精神健康服務便成為最棘手的醫療問題。世衛和著名的醫學期刊《刺針》不約而同地說:「No Health without Mental Health。」(精神不健康,其他方面的健康也無從說起了)。很明顯,近二十年來,港人對精神病的認識與日俱增,患病而願意主動求診者,有大幅增加的趨勢,大批隱蔽病人浮面,但醫生的增長率,卻未能配合社會的需要。

  存在「四不一無」

  筆者在不同場合曾經多次提出,香港精神健康服務「四不一無」的弊病。所謂「四不」就是:「不足、不均、不準和不全」;而「一無」則是沒有一個有權力的組織去統籌全局。「不足」是指專業人員嚴重短缺,除醫生外,精神科護士(比例上少澳洲一半)、個案經理(多由職業治療師和社康護士擔任,以跟進嚴重的病人個案。澳洲是1:20,而香港是1:50至80)及臨床心理學家的數目,都追不上世界先進的標準。香港的人均生產值,稍為落後於澳洲(排名低四位),可是用於精神健康服務的財政比例,卻只及彼邦的三成左右,所以在服務的軟件和硬件上,都不能符合市民的願望。

  「不均」是指七個聯網的服務水準不一,因為七個主管在藥物運用、人力操作和其他資源調配上,各自有一套不同的計劃。如此這般,甲區和乙區精神有問題的病人的輪候診症時間,就出現很大的差異。上述服務的不均,只是問題的冰山一角。

  「不準」是指整個服務的資源,絕大部分用於治療(住院和門診),小部分資助「非政府組織」營運病人復康工作(中途宿舍和職業訓練),只有微不足道的部分投放在教育和宣傳方面。「預防勝於治療」是千古不易的真理,雖然衛生署最近做了若干推廣工作,但其力道和可持續性,則有不足之感,對消除大眾對精神病人的歧視、標籤和污名化的作用,似乎不大。

  「不全」是指精神健康服務,需要一支專業團隊的通力合作,才可以有功效,就如足球比賽,前鋒攻擊力非常銳利,射入很多球得分,但後衛防守差勁,屢屢失球,最終還是得不償失。醫生、護士和臨床心理學家醫治了病人,但病人還要經過一段漫長的復康過程,才能重新投入社會。上述的過程包括:長期的心理輔導、經濟支援、技能培訓和房屋恩恤,才能使他們完全融入社會。這些工作,涉及多個政府部門,例如:社會福利署、房屋署和教育局,當中還會觸及警務處和律政司署,因為精神病人是弱勢社群,當遇上法律訴訟時,容易遭受不公平的對待。如果要理順這些問題,成立一個有權有責的機構,去統籌政府各部門的相關工作,才不會事倍功半。回望香港精神健康服務的歷史,這個機構,始終還是一個「理想國」。不過,這個「理想國」早已在澳洲和其他先進國家或地區先後出現,而且行之有效。別人成功例子珠玉在前,為什麼我們不去學習效法?

  設統籌機構堵漏

  「一無」是指別人的「理想國」,到目前仍然是我們的「空中樓閣」!「理想國」當然未必能一蹴而就,但成立一個類似的機構或委員會,一方面可以消除某些人的疑慮;另一方面又可以解決部分精神健康服務的流弊。如果「一無」不再,「不均」的不公平落差,便會立時消失;「不準」也會獲得紓緩,因為教育和預防疾病的成本,遠遠低於治療的費用;「不全」可以部分解決,因為各有關的政府部門,能派代表出席會議,這樣相信比現在各不相屬的情況,效率會較為理想。

  回顧過去的目的,是要展望將來,我們所有持份者皆希望香港精神健康服務有健康的發展藍圖,能按部就班確立短、中和長期的計劃,造福社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