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登山後,即可窺「月世界地景公園」全貌
由於各種原因,旅途上難免被迫放棄某些心儀景點,我們通常會安慰自己:下次再去吧!可惜說易行難。
為了彌補F的小遺憾,我們特別乘坐約兩小時火車到嘉義,去她早前想去但去不了的「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故宮南院」)和「奇美博物館」。為了多跑兩個未去過的景點,我們還在當地租了車和司機。沒想到,上車前一小時才意外發現租車公司判上判,面對這位堅持替我們打開車門,又不時鞠躬的男司機,我們竟有一絲擔憂,不敢喝他送上的支裝水,但車程上還是不爭氣地睡到不省人事,連他都禁不住問:「為何你們不聊天?」
「故宮南院」和「奇美博物館」像兩位風格迥異的老師,故老師是典型的中史老師,對歷史、文化及藝術等瞭如指掌,解說得鉅細靡遺,而趣味方面……值得一提的是一個為期一年的特展,故老師煞有介事地介紹東坡肉,原來有一塊玉石的天然紋理,結合工匠的巧手,竟和東坡肉的樣子無異!在寬敞的展館放着一塊小小的肉形石,背後播着東坡肉的片段,我忍不住想,這塊石頭知道自己被當成豬肉嗎?
至於奇老師,可說驚喜連連,本來以為他是藝術老師,想不到他對生物、樂器、兵器等通通有深入的涉獵,還用盡不同方式講解。有博物館只提供作品與作者的名字,對藝術入門者來說,看了等如沒看;亦有博物館愛配上洋洋數千字作資料補充,無疑是考驗參觀者的耐力,以及在昏暗燈光下閱讀的能力。奇老師在這方面明顯花過心思,長度適中的介紹讓人毫不吃力地欣賞和學習。只可惜時間有限,我趕不及欣賞需要另外付費的立體紙藝特展,輪到我留下一個小遺憾。
到達近六層樓高的大型藝術裝置「高跟鞋教堂」,再一次佩服台灣人對藝術的注重。這邊廂,入口旁的展示牌默默訴說當年烏腳病女孩被迫截肢,失去穿高跟鞋結婚的機會甚至性命;那邊廂,情侶以及好友們在裝置前相親相愛地拍照。我的心不自覺下沉,但仍然配合地與F擺甫士合照。一對中年情人走來請教我們如何擺甫士,我還以為男方會尷尬,但二人還是靦腆而甜蜜地聽從我們的指示。原來愛情不僅要上天的祝福,還要灌溉一點傻氣。
傍晚時分去到月世界地景公園,漂亮的名字正好描述了它獨特的惡地地貌。要飽覽全景得花一點腳骨力,一名約十歲的微胖女孩突然大哭,說不要再走上那條長長的樓梯,奈何已走了一半,加上沒人抱得起她,她的親人只好勸她乖乖地繼續走。良久沒做運動的我心想:與其花力氣哭叫,倒不如留來走路,反正大家已經「騎虎難下」了,哈!最後,我們在山上的觀景台重遇那個女孩,她已經沒哭了,但心情仍然不太好,大自然這款式彩單一兼稍欠生氣的鬼斧神工勾不起孩子的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