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段時間,《射鵰英雄傳》都會在電視出現。
二○○八年,郭靖黃蓉是胡歌配林依晨,還記得那時有一批港星陣容:黃秋生做黃藥師,徐錦江做歐陽鋒,梁家仁做洪七公,周海媚做包惜弱;今次的郭靖黃蓉都是新人,楊旭文與李一桐,港星有苗喬偉的黃藥師與呂良偉的一燈大師。
聽說這個二○一七版在內地廣受好評,所以我也十分期待。一看之下是驚艷的:用顧嘉煇的《鐵血丹心》作為片頭配樂,令人勾起一九八三年黃日華和翁美玲版的回憶,但也是兵行險着——當年的是經典,很容易被比下去。不過,只要有心,也可以做出新的經典,二○一七版也許並不完美,但至少有一點是讓人舒服:忠於原著。
二○○八年版的改篇可以用「恐怖」來形容,如楊康改邪歸正,如歐陽克跟楊康爭穆念慈。可能有人覺得,同一部小說翻拍多次,為什麼不可作出改動;但問題的本質是,小說被翻拍多次的原因,就是小說本身受歡迎,你把劇情改了,那還是這本小說嗎?二次創作並不是這樣一回事。
如何用更好的陣容,更好的電視技巧,更進步的科技,讓經典以全新面貌呈現在觀眾面前,繼而讓舊讀者回味,讓新觀眾拿起小說,才是讓作品多次電視化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