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長洲八大廟宇\陳天權

時間:2017-06-10 03:16:08來源:大公網

  香港曾有許多人以捕魚為業,常與惡劣的自然環境搏鬥。為了希望風平浪靜,安全歸來,於是尋求不同海神保護,當中以天后最為普遍。在長洲這個小島上,先後建立了四間天后廟,分布各地。然而最多島民尊崇的神祇卻非天后,而是北帝。

  北帝又稱「北極玄天上帝」,被認為有蕩魔除妖的能力,同時也有人視之為水神。長洲每年舉行的太平清醮,目的便是酬謝北帝和祭祀孤魂。其間有飄色巡遊,市民可能沒有留意走在飄色隊伍前面的九座神輿,所載的神像來自島上八間主要廟宇。居民抬着神輿穿街過巷,有驅除疫害、保境平安的含意。該八間廟宇除了四間天后廟外,還有北社街末端的玉虛宮、中興街的洪聖廟、觀音灣的水月宮和山頂道的關公忠義亭。打醮之前要請神到神棚安奉,從請神次序和擺放神像位置,可見各路神靈在居民心中的地位。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成員最先迎請的神像是玉虛宮兩坐北帝像,一座來自港島太平山區,另一座屬於長洲本土。據說長洲太平清醮源於太平山區的海陸豐居民,現今玉虛宮內仍供奉太平山玄天上帝像。

  接着他們到北社天后古廟迎請天后,之後兵分兩路到廣府人聚居的中興街迎請天后和洪聖。下午再分別到南氹天后宮、水月宮和關公忠義亭請神。位置較遠的西灣天后宮,則由當地漁民自行將天后像經水路送至神棚。

  會景巡遊當天,領頭的是太平山玄天上帝,後面依次是洪聖、西灣天后、大石口天后、南氹天后、北社天后、觀音和關公,壓尾是長洲北帝,由此可見北帝最受重視。每年農曆三月初三的北帝誕,長洲居民亦會動用人力物力演戲酬神。反觀天后誕,四間廟宇中只有西灣天后宮和中興街天后宮較為熱鬧。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