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唐宋「絞胎」團花枕\李英豪

時間:2017-06-06 03:16:13來源:大公網

  記得三十多年前,有緣細賞一位前輩收藏家珍藏的一件宋代磁州窰瓷枕;枕面右方書兩句詩:「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乃隋煬帝《春江花月夜》名句。左方繪山水潮浪,花影疏枝,富宋人筆意;時光荏苒,意境自現。枕着詩畫同睡,肯定夢也變得詩情畫意。

  後來,在上海博物館,見北宋初期燒製的陶泥「杜家花枕」,乃河南窰場生產。枕面貼飾「絞胎」團花,黃釉「地」則戳印變化多端的圖形,分別由弧線、放射線、小圓圈和圓點等組合成;枕四側亦用相同技法,皆施褐色粉料蹭擦,使之嵌入印紋內。枕底素面無色,僅有水波劃紋,乃用弧形篦狀器劃成。通常「絞胎」團花陶瓷枕,均要先經素燒,再通體施低溫釉入窰才燒成。由於燒製程序及工藝複雜,故甚少產量。

  其實,北宋這種美麗奪目的「絞胎」花枕,是直接繼承唐代獨有的技術和方法。「絞胎」器創始於唐代,初為色釉陶器,屬前所未有。除了河南外,陝西也有窰燒造;唐墓出土者(包括花枕),大多在這兩省發現。像附圖,就是唐代精製的黃釉「絞胎」團花紋飾長方枕(長約十四點五公分);晚唐至五代時最流行,現已罕見。其團花紋乃來自「揉攪成的胎」,而非釉。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