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代購那些事兒/舍 予

時間:2017-06-04 03:15:38來源:大公網

  代購這個詞對大部分有網購經驗的朋友來說應該都相當熟悉了,而代購這件事兒於開始之初,我想並沒有誰真的引以為意的。但當代購成為一種新的職業,甚至一個新的產業時,人們就不得不開始重新審視這一現象了。

  按照字面解釋,代購就是代為購買的意思──顧客講出自己要買的東西,代購方就去跑個腿買回來郵寄或託人運送到顧客的所在地,純粹是憑藉代購方所在地的地域優勢形成的價格差賺個人工費。做代購的人多數是身在異國的留學生或者華僑,多數代購本身都有着一份賴以生存的主業,代購只能算是閒暇時間的兼職。說白了,這是一個與「買買買」息息相關的行業,但實際上他/她們是一群容易被人不屑一顧的群體。

  於我而言,代購的存在,最大的好處並不見得是購物上的便利,而是不斷更新了我的品牌認知度。好些個原先我未有所聞的品牌,都在他們大規模的圖片攻勢下「被認識」了。就拿上周末剛剛結束的香港崇光百貨感恩周來說吧,雖然我未曾親臨現場,但微信朋友圈中的代購,已然用一波又一波的直播讓我「身臨其境」了。

  福建是全國知名的僑鄉,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那麼幾個沾親帶故的「洋親戚」,順理成章地,當這些「洋親戚」做起代購生意時,微信朋友圈自然就是天天被刷屏的節奏了。但代購終究是有別於微商(微信商家)的,他/她們即便是刷屏發圖,發的也都是實時更新的不同商品,若是有重複則多半是熱銷的商品或者折扣力度巨大的好貨了。

  有人說,一個優秀代購的朋友圈,就是一個時尚買手的貨品架,就是一種冷門品牌的知識庫。想來,這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在代購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已經開始產生作用。曾聽一個在美留學的堂妹說起她的代購故事,原來一切都並不像我們想像中的那般簡單。她直言不諱地說:「現在做代購,利潤薄不說,競爭壓力也大,但最讓我頭疼的吧,還得是客戶的各種煩,郵寄回國被海關查稅了要煩我,買了衣服尺碼不對了也煩我,最可笑的是買的護膚品試完覺得不好用了還要來煩我。說到底都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呀,我也不過是幫他們買而已呀。」

  聽罷這段話,我才明白,代購的角色原來早已超越了單純的代為購買。詳談之下,才知道,原來做一個代購,從拍照到發圖、銷售、掃貨、再到物流、售後……既要當模特又得做苦力不說,還得兼具敏銳的時尚觸覺,把握近期的流行風尚,而且精打細算幫客戶做出最經濟實惠的送貨安排的同時態度和善地周到服務等等都是一個優秀代購必須做到的。

  天哪!這麼了解下來才發現,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皆辛苦啊!當然,堂妹也說,如果生意效益好,且匯率差有優勢的話,她做代購一個月下來的利潤還是相當可觀的,萬兒八千的都不足為奇。面對現在越來越發達的全球購和國際物流保稅區的誕生,代購越來越難也是事實,但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在於誠信,堂妹說只有取得客戶的信任生意才能長久。

  看來,做生意的事兒呀,到哪兒都一樣,信譽先行是不變的定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