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向雪懷認為應為喜歡而去做音樂,而不是為了明星夢\大公報記者黃寶儀攝
【大公報訊】記者黃寶儀廣州報道:第一次徵集兩岸四地音樂人的校園歌曲,不同風格的作品讓參賽者和觀眾都從中觀摩到不同地方音樂人的生活圈,不同地方作品也帶有很明顯的地域特色,國際華語音樂聯盟主席,香港資深音樂詞作家、製作人向雪懷希望隨着賽事繼續舉辦、交流活動增多,不同地方音樂人可以有所突破。向雪懷還鼓勵新人多創作,認為只要有好作品,香港文化就不會消失。
中國原創音樂家協會副主席、著名作曲家劉長安,廣東文藝職業學院院長、廣東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楊曉,向雪懷,台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教授兼所長、音樂劇製作人何康國,青年音樂人、著名薩克斯演奏家李高陽,擔任「2017粵港澳台校園歌曲徵集總決選」評委嘉賓。
本次歌曲徵集,廣東的作品「校園風」比較明顯,歌詞簡潔;港澳地區的作品則「流行性」十足,「港味」很濃;台灣地區的作品依然是「文藝範」,讓人感受到與上世紀八十年代一脈相承的親切。向雪懷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香港的很香港,台灣的很台灣,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
談及如今香港流行音樂特別是粵語歌曲的發展,向雪懷認為香港文化主軸離不開粵語,不會消失,但是會進化。未來,只有多一些音樂、電影、劇本等好作品,香港文化才能進一步得到傳承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