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十八首優勝作品的歌唱者與全場觀眾度過一個輕彈淺唱的夜晚\大公報記者黃寶儀攝
【大公報訊】記者黃寶儀廣州報道:「2017粵港澳台校園歌曲徵集總決選」於六月一日晚在廣東演藝中心大劇院落下帷幕,脫穎而出的十八首優秀作品將錄音結集出版;同時邀請專業編劇創作音樂劇劇本,製作校園音樂劇並開發音樂網絡劇,以校園歌曲為載體促進兩岸四地青年人交流,並通過交流將優秀作品推廣到演藝市場各個專業環節,吸引行業人士深度參與。
作品題材廣 風格多樣
校園歌曲是敘述校園故事、抒發同窗情感的作品,它最容易敲開學子的心扉、引起他們共鳴。本次活動於去年年底在廣州啟動,面向廣大年輕音樂人,以向歌壇和演藝事業提供好苗子為目的,發掘優秀原創作品與唱作皆佳的音樂新人。該活動由廣東省文化館、廣東省演出有限公司主辦,廣東演藝劇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承辦,廣州塗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廣東星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台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國際華語音樂聯盟、爵士中國聯合承辦,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為港澳地區媒體支持機構。
此活動在廣東、港澳、台灣三個地區分別進行作品徵集,應徵的年輕音樂人來自不同領域,有音樂藝術專業院校的學生,也有普通大學的音樂愛好者。據統計,截至今年五月,共收到約三百首應徵歌曲。各地區設置了初選和複賽程序,邀請當地音樂界人士進行評審,於五月中旬各選出六首、共十八首優勝作品。
總決選現場,入圍唱作人和特邀歌手演繹了優勝作品,與全場觀眾度過一個輕彈淺唱的夜晚。記者現場聆聽,發現優秀作品題材廣泛,有的描繪青春夢想充滿正能量,有的描寫對前途的迷茫,或是關注社會發展;作品風格也多種多樣,有懷舊有抒情,也有閩南話、客家話演繹的作品,聽起來有一種特別的韻味。來自台灣的作品《慣性奴才》獲得校園歌曲最優原創第一名,香港作品《Today and Yesterday》和《繪夢》,分別獲得校園歌曲最優唱作人第二名、校園歌曲最優作詞第三名。
評委們表示,這些優秀作品大多旋律入耳、歌詞入心,「接地氣」而利於傳唱。總決選之後,優秀作品將錄音結集出版,在更大範圍內擴大活動的品牌影響力和作品的傳播面。
得獎選手將參演音樂劇
值得關注的是,以徵集到的優秀作品為基礎,舉辦單位還將邀請專業編劇創作音樂劇劇本,製作校園音樂劇,同時與專業製作機構合作開發音樂網絡劇。此次活動中發掘到的唱功和形象皆佳的選手,有望在進行專業培訓之後,被推薦參演音樂劇和音樂網絡劇。
本次活動徵集的作品凝結了創作者的思想和情感,通過參與徵集,各地青年人在相互欣賞中以心相交。業內人士認為,在相同的文化傳統和相近的人文環境背景下,校園歌曲是各地青年人進行交流的有效載體,作品的傳播是交流的延續,作品的流傳將產生長久的影響。此次徵集活動的項目策劃以及後續開發,注意契合音樂演藝市場的實際需求,容易吸引行業人士的深度參與,使得文化交流的觸角通過專業環節得到延展,進一步深入民心,增強各地專業人士和民眾的相遇、相知、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