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兒童節/楊勁松

時間:2017-06-01 03:16:11來源:大公網

  一九四二年六月十日,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十六歲以上的男性公民一百四十餘人和全部嬰兒,並把婦女和九十名兒童押往集中營。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揭露了利迪策慘案等殘害兒童的罪行。為保障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會議決定以每年的六月一日為國際兒童節。剛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積極響應此舉,次年六月一日為內地兒童節。而之前四月四日中國兒童節的習俗,則在香港、台灣地區保留下來。

  音樂與電影是兒童節的年代記憶。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出自一九五五年電影《祖國的花朵》,該片已很少被提及,但此歌卻傳唱至今。那時少兒歌曲大多強調新舊時代的對比,比如《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月亮在白蓮花般的雲朵裏穿行」的詩意記憶難以磨滅。

  香港馮寶寶五歲開始出演市井電影成為大童星。早年內地童星則因主演戰爭片家喻戶曉,比如主演《閃閃的紅星》的祝新運,不過觀眾記住的更多是他在影片中的角色名字潘冬子。近年內地童星則出自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香港吳鎮宇、台灣林志穎等帶兒子參加過此節目後走紅,星二代成為童星主流。卡通片一直是兒童節的主角,香港的麥兜,內地的喜羊羊與灰太狼,日本多啦A夢二○一五年在內地創下五億多票房的新高。

  戰爭年代的難日,成為和平年代的娛樂消費節,兒童節更如此。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