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某市,一對中年華裔情侶,已同居了十多年,一起經營超市,錢不分家。數年前,以超市的收益購買了一個四單位公寓樓。男的因此前的婚姻遭徹底失敗,財產與心理上均創巨痛深,這一回死也不肯再進入婚姻。女方雖然渴望名分,但明白他的脾性,不敢強求去登記結婚。近年來,女方進入更年期,脾氣越來越壞,動不動發飆,摔東西,當着員工的面罵男友乃至掌嘴。自覺「欠了她」的男友一直啞忍。她破罐破摔的緣由,據她自白,是因為公寓樓房產證上沒有她的名字。「我什麼都沒有,和他分手,連房子也被他全佔去。」一想到兩手空空的未來,她的心就堵得要命,唯一的發泄是駕車去朋友家,打麻將一天一夜。
為什麼房產證只有自己的名字?男方的解釋是:不是有意剝奪她的權益,而是為了方便報稅。他聲言,公寓樓的一半產權絕對屬於她,他再負心也不會佔她的便宜。可是要麼因為生意太忙,要麼因為近年兩人的摩擦有增無已,使男方心灰意冷,改動房產證一事拖了又拖。直到一次,女方情緒失控,差點動了刀子,揚言「拚個魚死網破」。男方才如夢初醒,馬上和她一起去市政廳產權登記處把事辦了。到這一步,按她這些年無數次信誓旦旦地強調:只要房產證有我的名字,我死心塌地跟定你,別的什麼也不要。
然而此後兩人的關係並沒明顯好轉,女方很快故態復萌,怨氣有增無已。教男方大惑不解,她幹嗎說話不算數呢?她抱怨男方為了發展另一種事業,經常出差外地,微信上發表和陌生女子身體緊靠的「肉麻照片」;她不喜歡男方和男性友人去酒吧看球賽,回到家口裏帶酒氣;她指控生日那天男友送的玫瑰花只有七朵,「居心不良」;她為了男友幾個月「不碰她」而哀嘆「虛度年華」。男友說,我費盡心機,不但換不來一個笑臉,而且比過去更甚,連早上出門說再見時「親臉頰不夠真誠」也成了「罪狀」。
這種得寸進尺,教我想起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被獵人追殺的狼被仁慈的東郭先生救活之後,狼提出要求:吃掉他,因為餓得沒辦法。幸虧隨後來了一個有智謀的老農,才把狼幹掉,救了救狼的好心人。寓言的寓意從來沒變:不要憐憫生性兇殘者。然而,我要說,寓言揭示的比這一層深刻,那就是:「人性的邏輯」。狼被獵人做掉倒也罷了,牠活下來,難道可以不吃東西嗎?而跟前手無寸鐵的教書匠,正是理想的「肉」。冷酷的事實從來是這樣:生存危機解決後,水到渠成的問題是:必須得到溫飽。
同理,上述女子,如維持和男子的戀愛關係,那麼,即使在「房產證上沒有她名字」階段她自己也未必意識到,這樣的「順理成章」是不可規避的:愛情上獲得滿足,首先是安全感的滿足。無論「名分」,房產證,戒指,鮮花,還是來自對方的甜言蜜語,百般呵護,百川匯流,進入叫「安全」的港灣。營造安全,未必全靠真金白銀,熱戀時至為虛幻的山盟海誓也頂用。女方拚命追求物質保障之時,只說明愛情的品質已大幅降低,到了靠錢維繫互信的低層次。換個說法,房產證上加名,是分手時用於「結算」的。但愛的進行時全程,它不過是開端,是插曲。接下來,愛情的營造,加固,乃是每天的功課。
滲透於日常生活全部細節的愛,是女子的剛需,男子以為房產讓她擁有一半就萬事大吉,那是天大的誤會。愛情沒有一勞永逸,只有一天天的苦心經營,一年年的人工培植。如果指這是貪得無厭的得寸進尺,那麼,只好承認,愛情的本性如此,只能順從,不可忤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