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溥儀「六一」心願/陸琴華

時間:2017-06-01 03:16:00來源:大公網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一次,在北京朝陽區關廂醫院做護士工作的李淑賢下班,被家裏出現的一幕嚇呆了。原來滿屋裏戴着假面具的一群孩子在她家裏打鬧,早已把她上班前有條不紊的家弄得一團糟。孩子群裏一個戴着張飛面具的特大個子的孩子來到李淑賢面前,故作驚慌地說:「糟了,這回叫你全看見了。」這特大個子的孩子摘下張飛面具,李淑賢一看,不是別人,正是自個丈夫溥儀。

  那時溥儀已經五十多歲了,住在西城區東觀音寺胡同二十二號的新居,卻一臉的天真活潑,有一顆孩子般的心,一有時間就和那些可以做自己孫子的孩子玩耍。據說溥儀在很小的時候就在名師指導下研習字畫,有一定的功力。比如《清帝之博學與盛德》文章裏就有這樣一段記載:「帝之書法乃學歐陽洵、虞世南,四歲時曾書『正大光明』四大字,左右近侍咸驚服不已。」為了吸引孩子們興趣,愈合他和這些孩子們之間的代溝,溥儀不僅在家裏準備好糕點糖果,還準備了各色各樣的蠟筆和鉛筆,教孩子們畫畫。蘿蔔白菜各有一愛,有時孩子們畫畫累了,溥儀就把他看過的舊報紙拿出來,不是教孩子疊小飛機,就是教孩子疊小紙船和小紙漂什麼的。孩子捏着他疊好的小紙飛機,舉手朝空中一投,哧溜一下,那紙飛機就像斷了線的風箏,搖搖擺擺在房間裏落了下來。要是落到了櫃子上,孩子們就翹起一雙小腳去取。要是落到了床鋪上,孩子們連鞋也不脫就爬上了床。要是紙飛機落到了臉盆裏,這個時候孩子們一陣歡呼雀耀,又開始在臉盆裏玩起了小紙船和小紙漂的遊戲了,他的家一時間簡直成了孩子們的樂園。有一個孩子見溥儀為他疊的小紙船放到有水的臉盆裏好久了,也沒有被水濕透,就把溥儀為他們買的蠟筆放到了小紙船的艙裏,結果小紙船仍然安然無恙地在水裏「逆風航行」,這可把溥儀樂壞了,就推推搡搡一些孩子假裝上船。忽然,人群裏有一個孩子大着膽子對溥儀說:「小皇帝,起駕!」就給溥儀作揖,讓他先上「船」。

  溥儀是清朝最後一位皇帝,也是中國封建帝制歷史上的最後一位皇帝,年號為「宣統」,所以後世人們稱他為「宣統皇帝」。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爆發,溥儀遜位,清王朝正式結束了在中國的統治。可是一九三二年,溥儀在日本關東軍的策劃和扶持下又就任偽滿洲國的「皇帝」,年號「康德」,在位時間十餘年。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同年八月十九日被蘇聯紅軍俘虜,五年後被遣返回中國,關押在撫順戰犯管理所。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四日被中央人民政府特赦出獄。從此,溥儀就跟其他人一樣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名普通公民,自食其力,履行公民的社會義務。

  溥儀一想起那段暗無天日的皇帝生活就內疚和自責,甚至惶恐不安,覺得自個是歷史的罪人。可是溥儀面對一臉天真活潑的孩子,一點兒不生氣,而是上前摸着那孩子的頭說:「當皇上並不幸福,關在宮裏不讓出來,就像關在籠子裏的小鳥一樣。」光緒三十四年冬,也就是一九○八年,光緒帝載湉病重,慈禧太后下令將溥儀養育在宮中,自此溥儀便在宮中的四面高牆裏度過了童年,根本遇不到一個普通的孩子,有時弟弟溥傑進宮也是以君臣身份出現的,只不過陪他讀讀書而已。溥儀接着對那個喊他小皇帝的孩子說:「你們生長在新社會,能自由自在地學習、玩,才是幸福呢。」

  一九六三年兒童節到來了,溥儀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靜,對愛人李淑賢說:「咱們的兒童時代全浪費了,真可惜呀!」原來溥儀那顆孩子心全是「為了要補上童年生活的缺課」啊。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