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思美人/楊勁松

時間:2017-05-30 03:16:11來源:大公網

  《思美人》是詩人屈原《楚辭.九章》中的名篇,以香草美人為意象,追慕先賢、感慨時世、勸諫君王,表達了作者堅守節操的決心。最近,同名電視劇在湖南衛視播出,屈原的藝術形象被搬上熒屏,由內地青春偶像主演,描寫了屈原與女奴莫愁女的愛情傳奇。此劇的唯美奇幻風格引發爭議,不少史學家指出種種謬誤,有人指出屈原走到瓊瑤故事裏去了。《思美人》邀請青少年熱愛的偶像易烊千璽飾演少年屈原,在美術、服裝、特效等上下足功夫,無非是想將屈原的歷史形象通過古裝偶像劇形式,在青年觀眾中進行一次推廣。

  中國中老年觀眾對屈原的藝術形象一直停留在香港電影《屈原》中。一九七五年香港鳳凰影業出品了《屈原》,鮑方自編自導自演,他的女兒鮑起靜飾演侍女嬋娟,嬋娟死後,屈原將《橘頌》詩篇祭奠成為經典場景。影片試映後,香港作曲家黃霑在報刊撰文,指出朱虹扮演的南后像是影射江青,因此該片公映擱淺。文革結束後,《屈原》成為在內地公映的首部香港電影,轟動全國。鮑方飾演的屈原那憂國憂民的中年銀幕形象,成為一代中國觀眾的集體記憶。所以,當屈原在《思美人》中變身俊俏粉郎後,自然遭到質疑。

  屈原不僅給當代留下影視創作的靈感,早在晚唐時,就有了陳康士作的古琴曲《離騷》。

  該曲譜最早見於《神奇秘譜》,原曲為九段,始則抑鬱、繼則豪爽,流傳至今。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