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吐露港千載珍珠夢\張茅

時間:2017-05-28 03:15:34來源:大公網

  圖:吐露港昔日名為媚川都,是歷代皇帝採珠的地方\作者供圖

  自唐至清,新界大埔的吐露港就是帝王採珍珠的地方,這是珍珠的海灣,古時不叫吐露港,她有像珍珠那樣媚人的名字,稱為媚川都,又稱大步海,泛指現在新界大埔海面。吐露港是英國人佔領新界起的名稱。吐露港海灣浩蕩,流向大鵬灣,水色秀美,本是盛產珍珠的海,得天獨厚。

  我帶孩子到吐露港邊的元洲仔公園遊覽,對他說這大海灣從前叫媚川都,曾經是盛產珍珠之地。

  然而,在我和孩子面前,怎也找不着一絲關於珍珠的往跡,上世紀六十年代末,由九龍市區駕車進入大埔墟時,有一段路在吐露港海邊經過,當時潮退出現,露出大片海灘,尚見布滿昆布海帶,許多人提着膠桶檢拾,甚至路邊也散發着海帶味。這一片大攤,現在大廈林立,更使人難以想像這是昔日媚川都,珍珠的大海。

  有人說,英國人佔領香港時,香港是個「小漁村」,卻不知道,單是吐露港邊上的大埔,不是「小漁村」可比擬,遠在五代十國南漢已在此駐兵三千,商貿活動繁忙。

  史上有兩次大採珠,分別在南海合浦及吐露港進行。最大規模一次,明弘治年間第九位皇帝明孝宗朱祐樘下詔在合浦採珠,民間徵集船隻八百,船家及採工八千人,花費了一萬多両白銀,共採得珍珠二萬八千両。大採珠付出生命代價,三百餘士兵與採工病死,大批採工溺斃或被大魚吃掉,毀船七十艘。孝宗被史客譽為好皇帝,寬厚仁和,恭儉有節,勤政愛民,卻違祖宗頒下禁採珍珠誥命,勞民傷財。

  另一場大採珠是在大埔吐露港,南漢後主劉鋹頒令在海門鎮招募士兵三千,在大埔設媚川都,徵船家及採珠漁民數百,在海上鋪開大規模採珠。宋太祖滅劉鋹,火燒皇宮,在宮內發現四十甕珍珠,屬於大埔媚川都珍珠。

  這場大規模的官採,讓我們看到另一個歷史場景,當時在大埔數千駐兵,官員,以及從事採珠的船家,採工,商戶,人數近萬甚或過萬,內置駐軍所需的軍寨無數,處理事務的衙門,士兵及官方日常生活所需,依賴當地就近採購,由朝廷掌控的採珠業,促進大埔商業興起,米店、衣店、鞋屐店、藥店、理髮店、日用品店設立,商店街道形成,出售家禽肉類及瓜果菜的露天街市形成,具備小型經濟體,也就是說,南漢年間大埔已成墟,以後各朝代皇室相繼在吐露港採珍珠,使大埔發展為香港早期三大墟市。從南漢在吐露港採珠可以看到,僅大埔一處地方的經濟及人口狀況,已不是「小漁村」規模,已經是新界經貿中心區,怎說「香港是個小漁村」?

  吐露港的採珠全部歸每個朝代的皇家直接管轄,自南漢起,經歷宋元明清,各朝皇帝幾乎沒有停過在吐露港採珍珠,媚川都名稱,最早出現隋唐。唐開元少量採珠,作為貢品,然後南漢大量採珠。宋太祖滅劉鋹,深感擾民誤國,下令禁採,大埔珠場廢置。到了元代大德三年,朝廷恢復在吐露港採珠,派三名官員率元兵進駐大埔,並對艇戶編制戶口,編列七百家為珠戶,戶中男性為珠人。珠人由士兵帶上官船駛出海面泅泳海底採珠,採珠不足受懲罰,不少珠人葬身海底,艇戶與珠人逃亡,《南海誌》記載,元貞元年,屯門寨巡檢劉進程、張珪向元帝進言,請求停止採珠,涉及的珍珠場包括大步海(即大埔海)、荔枝莊(沙頭角)、青螺角(海下灣)產珠母螺珠。海下灣有東風石,刻有「棋盤石刻」,傳為珠場官兵所鑿。朱元璋滅元,洪武七年,下令於吐露港採珠,潛採長達五月,僅得珍珠半斤,官員稟洪武帝,前朝過度開採,產珠已盡,洪武帝遂下旨停採。清順治、康熙、乾隆皇帝先後下詔採珠但所獲無幾。古時香港屬東莞管轄一塊小地方,卻為歷代帝王眼底要地,為滿足奢華,便打吐露港主意,大埔珍珠列作貢品,平民百姓則以珍珠易米。

  據老一代大埔村民相傳下來,吐露港採珠由每年二月的月望開始,珠戶招來屠夫,宰豬牛羊雞鴨五大牲口,以香燭參拜天后,祈禱平安,若欠神心,出現狂風翻海,大魚出沒,或掉生命,或空手而回。

  吐露港採珠官船,往往集近千艘雲集海上,採珠船的裝備每船豎桿兩支,纜兩條,輪兩具,帆五或六張,纜繫在船兩旁,隨時將筐沉下海底或牽上水面,然後張帆出海。採珠人以繩索捆綁腰部,也有綁一腳,吐露港的採珠者卻以黃藤綁住長髮,坐上竹筐,筐上置大石,沉下海底,船上士兵,負責控制纜的收放,採珠者在海底搖勒纜繩,表示升上水面。每場採珠,葬身水底的珠民少者十數,多則二三百,有來不及升上水面鼻孔出血而死,有被鯊魚吃掉,每顆珍珠都是珠民淚和血。

  傳說凡是產珍珠的大海,便有鮫人,明月清輝照到海面,鮫人出現,長的人面魚身,是一種善泣的魚,每當月上海涯,鮫人便要生淚,淚點飄落水中,凝為一顆顆珍珠,鮫人化淚為珠,我們常說:淚珠,淚珠!實是歷代採珠者的淚。

  科學養珍珠今已成為首飾行業的一環,只須把珠蚌成串,掛在水中的支架,讓牠自然生長,準時收成,結束了泅水採珠的非人生活,幾年前,復有人創在吐露港外的老虎笏人工養殖珍珠。以科學飼養方法,延續珍珠的光采。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