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老人與橋\鄭學富

時間:2017-05-28 03:15:34來源:大公網

  在魯蘇交界處,有一條河流名叫陶溝河,兩岸綠樹環抱,莽莽蒼蒼,河灘水草萋萋,蘆葦搖曳,天然有一種恬淡清雅的情趣,滿河蘆葦亭亭玉立,葱蘢繁茂,宛如一片片水上森林,鴨嬉鷺飛,鶯啼燕舞。然而,在這原生態的陶溝河濕地美景中,一條古老的石橋格外引人注目。

  這座石橋原先淹埋在水底淤泥中,二○一五年,被有關單位清理出水,露出它那飽經滄桑的面孔。古老的陶溝河石橋,經過近百年的風雨侵蝕和日月摧殘,已經沒有了往日的雄偉壯觀,留下的只有河中橋段的原型,東西兩頭的引橋已不復存在。橋面之上的纍纍車痕,好像在向遊人講述着一個傳奇的故事。

  當年修橋的石碑也從河底打撈出來,立在陶溝橋西端,碑名為「重修陶溝橋記」,為清朝光緒三年立,碑文依稀可見,大意為,清嘉慶初年,譚成洛因見兩岸來往行人不便,決心修橋,解囊捐資萬餘串,動工建橋,可是尚未完成譚成洛病故。兩個兒子繼承父志,終於把橋建成。由於常年風雨剝蝕,車馬踐踏,橋面損壞較重,到了清光緒年間,譚成洛的孫子譚秀東又拿出銅錢千餘串,用兩個月時間,將毀壞的石橋重修一新。歷經譚氏三代人的心血,陶溝河石橋宏偉壯觀,堪稱是古代石橋的精品。

  一九三八年春,台兒莊戰役爆發,中國軍隊的第二集團軍和第六十軍先後在此布防,日軍飛機將陶溝橋炸毀成三段,一龍尾也被炸掉。

  隨着歲月的流逝,陶溝河河床被淤泥越積越高,古老的石橋也被淤泥淹埋,兩岸的百姓只能蹚水過河,給兩岸人民帶來極大不便。人們期盼在陶溝河上再出現一座新橋。

  一位回族老人也關注着這件事,他的名字叫馬福同。馬福同祖籍為台兒莊人,一九三九年五月,他跟隨叔父馬東曙加入八路軍隴海南進支隊,後擔任回民排排長。建國後,馬福同復員到江蘇省邳縣邢樓鄉史莊村務農,後來曾擔任過公社文書。他深受過河之苦,從一九七九年九月開始,先後給中央有關部門、魯蘇兩省、所在市、區(縣)人民政府,以及各級新聞媒體寫信四十餘封,反映情況,呼籲在陶溝河上修建橋樑,方便人民。馬福同老人的呼籲信經層層批轉和媒體報道後,引起了魯蘇兩省交通部門的重視。

  一九八八年九月十九日,兩省共同投資,一座長二百八十米,寬九米的八孔鋼架拱橋在古石橋南面四十米處建成了。由於年久失修,陶溝河大橋基礎下沉、拱肋斷裂、橋面破碎,形成危橋。二○○八年,兩省又出資一千一百萬元,在第二座大橋原址建造了第三座、主跨三百○四點五六米的鋼架拱橋。

  上世紀九十年代,馬福同老人曾在台兒莊清真寺看大門,仍舊關注一些社會問題。筆者曾多次採訪過他,以《愛管閒事的老人》為題在《大眾日報》上報道過他的事跡。如今,馬福同老人已作古多年,儘管橋頭之上沒有他的功德碑,可是他的名字將永遠銘刻在陶溝橋上,永遠銘刻在陶溝河兩岸人民的心中。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