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桑葚熟了/劉世河

時間:2017-05-26 03:16:00來源:大公網

  周末上街,一眼就看到了新鮮的桑葚已然上市。趕緊買了些回家,一嘗,倒是足夠鮮嫩,可味道卻有些寡淡,不夠甜。不由想到了老家的桑葚,不僅顆粒飽滿、果肉肥厚,而且入口一咬,汁液四溢,如吃了滿嘴的蜂蜜一般。

  桑葚,在我的老家山東夏津,因為人們有點忌諱這個「桑」(「喪」的諧音)字,便直接叫做葚子。桑樹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種植,但絕大多數的桑葚皆為紫色,而我們老家的葚子卻多為白色,鮮嫩嫩的煞是饞人。這種白色的葚子除了比紫色的甜,而且果肉更軟,汁液也更濃,乃葚中上品。每年的小滿之後便開始採摘,大約可持續一個月的光景。猶記得我的童年時光裏,每年的這個時節最心心念念的就是能夠吃上幾次這饞人的葚子。

  知子莫若母,儘管那時候家裏的日子並不寬裕,但母親每次趕集也總要買回來一些葚子讓我解饞。偶爾也會領我到集上現買現吃。至今我依然清晰記得那時候賣葚子的人都是將葚子盛在一個大大的竹筐裏,上邊還刻意散落着幾片翠綠的桑葉,以示新鮮。葚子也不用秤稱,直接拿一個大碗量着賣,不論斤,而是一碗多少錢,很有意思。量好後,每次我都是喉急地抓起一把就往嘴裏塞,母親便在一旁說着諸如,吃太多了小心流鼻血,這樣的話。

  彼時年幼,總以為母親那是故意嚇我,後來才知道這桑葚不但好吃,的確還有養陰補血之功效,一次性食用太多,會導致體內血熱,流鼻血也是有可能的。

  老家的桑葚之所以顏色特別且味甘如蜜,那是因為獨特的水土條件和氣候培育了那裏獨一無二的桑樹。公元前幾百年的時間裏,夏津一直都是黃河的必經之地,直到公元一一年黃河才改道繞過夏津地界。之後,多年的沉沙也就自然變成了連綿起伏的沙丘,故稱「黃河故道」。明永樂年間,明廷頒旨廣植桑木,以興綢業通商異域。當時,黃河故道上桑園千頃,養蠶極盛,一片繁榮。不料百年後綢業日漸蕭條,桑園只好改為食用,其果為葚,狀如草莓,汁若醍醐,口味甚佳。後又經幾代人的不斷改良嫁接,結出的葚果也越來越肥美甘甜,又因其乃天然生長而成,絕對綠色,所以桑葚還素有「民間聖果」之美譽。

  年前回老家時,戰友深曉我就得意這口,而終因千里之隔,新鮮的葚子自然難以湊巧趕得上品嘗,便特意拿出來一包珍藏的「葚乾」(類似於果脯)讓我解饞。我隨手捏了幾顆扔進嘴裏,雖無鮮果之鮮嫩,但因為糖分已濃縮,卻是別有風味。我一時吃得興起,忍不住詩興大發,特打油一首:「離家三十年,猶記桑葚甜。兄弟記性佳,小事掛心間。葚乾一大袋,足以解我饞。」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