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追星那些事兒/舍 予

時間:2017-05-24 03:16:06來源:大公網

  說起追星,中國民眾的追星史左右不過三十餘載,倒也算不上長的,但追星至今,我國的追星熱潮不可不謂高漲。自鄧麗君的「靡靡之音」由海峽對岸傳入內地,國內上下開始有了「明星」的概念,到「四大天王」登上春晚舞台,港台明星的簽名海報成為稀奇珍寶,「追星」這個概念潛移默化地進入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中。

  且不論追星這件事是好是壞吧,這個現象的產生,於社會學角度而言,本身就值得被研究。至少它所波及的人群範圍,上至六、七十歲的退休老人,下達七、八歲的稚氣孩童,不得不說它對社會家庭的影響是必然存在的。早有外灘邊為了與一座某花樣男星靠着拍過照的郵筒合影,粉絲大排長龍;遠有女粉絲因心儀的男藝人公布婚訊而留遺書自殺……因追星而引發的社會事件可謂多不勝數,但誰也不能否認因追星而引起的「明星效應」所帶來的經濟利益是巨大的,良性的追星也是存在利端的。

  比如,最近《奔跑吧》(原名《奔跑吧,兄弟》)又開播了,每周五準時守着電視節目等待「大黑牛」、「小獵豹」等人的出現,已然成了中、小學生第一項「周末作業」。慶幸的是,主辦方作為主流媒體,倒也十分懂得利用此平台對觀眾進行植入式的教育,走訪延安、合唱黃河大合唱等節目設定對青少年的三觀引導還是有一定積極作用的。又比如李連傑創立「壹基金」、王菲創立「嫣然天使基金會」等公眾人物投身慈善公益事業,對推動社會和諧亦存在良性影響。

  對自己喜愛的藝人表現出熱忱並非壞事,但適當的引導與克制是必要的,而這種引導不僅僅在於家長,更多的在於社會風向,在於輿論導向,由此而推,媒體的責任便顯得至關重要了。   追星那些事兒,多得數不清的,但希望所有的「追」都能在和諧的情況下進行,亦希望作為公眾人物的明星們能夠明白,明星的形象不僅僅是藝人們賴以生存的本質,更是可能對觀眾產生影響的模仿對象。

  和諧追星才能讓追星者和明星同擁和諧生活。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