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中大建築碩士展回應社會議題

時間:2017-05-23 03:15:55來源:大公網

  圖:葉懿樂期望「流動劇場」可緩解香港演出場地不足的困境 大公報記者謝敏嫻攝

  【大公報訊】記者謝敏嫻報道:建築是一座城市的社會藝術,記錄着一段歷史、一種對未來的期盼,甚至一種食物的味道。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建築學院主辦的第二十一屆建築碩士畢業作品展(第一期),現正於中環交易廣場第一期三樓展覽區舉辦至五月二十八日。該展覽第二、三期將於六月五日、六月九日,分別移師至中大及銅鑼灣時代廣場舉行。

  是次展覽展出五十一名畢業生在過去五年的學習成果,透過繪圖和模型,將建築概念轉化為創意設計,以回應和反思香港社會在城市規劃、文化保育、社區轉化等議題;每一件展品皆以一個關鍵詞為主題,香港的一街一景、一石一木在他們的作品中變得妙趣橫生。

  工廈改造 鹹魚翻生

  作品《鹹魚翻生》以「保存」為主題,其作者黃綺敏介紹:「作品以香港仔的魚市場為背景,將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一座工廈改造,呈現鹹魚製作這項手工業;建築物內更設有小型藝術館和公共空間,讓公眾近距離觀看製作程序,加深對漁業文化的認識。」

  林建均設計的《實驗圖書館─作用於公民創新的未來圖書館》,探討在數碼時代中,未來圖書館如何透過社交互動分享和創建知識。該作品是關於中環街市的重建項目,整個模型就像一個書架,裏面一個個實驗圖書館便是藝術家的工作室;建築的樓層間以天橋、扶手電梯或樓梯等日常公共空間連接,公眾行走在其中時,可根據自己的興趣走進不同的圖書館,與藝術家交流,主動獲取直接的知識。這一過程就像在書架上選擇不同的書來看。他認為即使公共圖書館可以將書本知識電子化,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才是一個城市創新的力量。

  流動劇場 融入實景

  葉懿樂透過作品《流動劇場─建基於體制的實驗》,回應本港日益增長的演藝團體面對場地不足的困境。她從研究本地劇團、演出場地歷史開始,根據傳統劇場所設計的觀眾席及表演空間,延伸至演出的走台空間、設備及零件等具體問題,將三個經典獨角戲《找個人和我上火星》、《困獸》及《星光下的蛻變》的舞台搬至熙攘的街頭如旺角花園街,整座城市的日常街頭皆為舞台背景。

  她笑稱,流動劇場融入實景,其靈活性就像變形金剛,可根據不同劇目,在不同的地方「變身」。「香港愈來愈多劇團沒有自己的演出空間,可容納五十至一百名觀眾的流動劇場是現今很多黑匣劇場的規模。我希望在未來,劇團通過租用這樣的流動劇場,可以自行裝台和演出。」她解釋道。

  另外,楊昊彥《廢料城市-1000萬人口的現代城市》、梁嘉琪《從圬工砌法到住區組織─重新定義新界的高密度住宅區》展示如何把高密度住宅的廢料轉化成有用的資源、打破其固有、單一形象。

  更多展覽詳情可瀏覽網址:www.arch.cuhk.edu.hk,或登入Facebook「CUHK.MArch.GradShow」。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