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車仔麵文化/鍾 亦

時間:2017-05-21 03:15:34來源:大公網

  圖:車仔麵/資料圖片

  說起香港的飲食文化,車仔麵一定是典型的代表食品之一。同碗仔翅、魚蛋燒賣及煎釀三寶一樣,車仔麵是香港人最常見的街頭飲食之物。

  顧名思義,車仔麵是起源於上世紀六十年代,香港街頭用流動小販車上販賣的一種麵食。當年的香港尚未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市民的生活水平自然也較現在低得多,流動的熟食攤檔是街頭的常見之物。其中有部分小販,用木製的流動車改裝成上有煮食格子,下有加熱爐的移動小廚房,並在煮食格裏分別配上麵條和配料售賣麵,因此便有了車仔麵之稱。

  車仔麵的常見配料有豬紅、蘿蔔、豬皮、魚蛋、雞翼、豆卜、麵筋等平價菜式,供顧客自由選擇搭配。在六十年代初,通常幾毫子就可以有一碗配料豐富的車仔麵醫肚。

  如今,隨着香港經濟水平的日益提高,港人的生活質素和食物衛生要求也日益提高。隨之而來的自然是街頭攤檔及流動熟食檔的數量銳減。而車仔麵卻並沒有因此淡出人們的視線,反而是越做越豐富,開始走進茶餐廳,成為餐牌上的菜式,再後來成為可以獨當一面的車仔麵專營店舖。車仔麵的配料也開始變得越來越豐富,五花八門的款式多不勝數,港人喜愛的牛筋、牛腩、魷魚鬚曾經的「貴價菜」已然成為現在的車仔麵舖頭裏必不可少的配料。

  是日,跟老伴去銅鑼灣與兩位老友小聚,心血來潮,想嘗嘗曾經的老風味,遂走進了一家號稱「明星惠顧」的車仔麵店舖。枱面上放有點菜紙,圈出自己想要的湯底、麵類及配料交予店員,幾分鐘後便吃上了這惦念已久的「街頭風味」。「辣豬紅」入味且軟硬適中,牛腩就有些偏肥且分量不足,魷魚鬚也算是頗有嚼勁,但是最好吃的還是蘿蔔、豬皮這些「原始」配料。埋單時一碗麵盛惠七十元,不禁令我有些驚訝,但想想銅鑼灣地區的貴價舖租,就也不足為奇了。

  車仔麵作為一種港式快餐,早已成為香港飲食文化的一部分,友人說,中午飯點的時候,有些車仔麵舖門口還會排隊呢。拋開飛漲的物價而言,我還是衷心希望車仔麵這種見證着香港成長的飲食文化可以經久不衰。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