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郭耀偉(左起)、蘇樹輝、王英偉、馬潤憲、李紀欣為展覽開幕剪綵/大公報記者王豐鈴攝
【大公報訊】記者王豐鈴報道:由甲子書學會主辦、香港藝術發展局贊助,兩年一度的「甲子書學會會員書法作品展」,現於香港中央圖書館展覽館第一至五號展廳舉行。今年以「與古為新」為題,展出來自一百○二位書法家的逾三百幅作品,當中包括甲子書學會榮譽顧問饒宗頤,以及名譽顧問黃君寔的作品。展期至本月二十二日。
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王英偉,甲子書學會會長蘇樹輝,甲子書學會副會長馬潤憲、李紀欣及郭耀偉,昨日作為主禮嘉賓出席開幕儀式。王英偉致辭時表示:「讓年輕一代了解中國書法,展覽和導賞是很有效的方法。是次展覽涵蓋由殷商至明清各種書體的碑帖,由創作題材到表現形式都豐富多樣,承傳與創新兼備,除了讓大家看到中國書法的源流及蛻變,亦希望透過書法藝術弘揚中國傳統哲理,相信定能讓參觀的朋友在欣賞中國書藝的同時,亦能領略中國傳統文化的真、善、美。」
每名參展會員呈獻三幅作品─一幅臨摹歷代碑帖,着重於篆、隸、楷三種書體;一幅寫《易經繫辭上、下傳》,書體不限;一幅為自運作品,題材與書體均自由發揮。在展品中,不僅有條幅、對聯,亦有扇面、斗方等形式,自運作品中不僅有蘇軾、杜甫、秦觀、辛棄疾、李清照等人的詩詞,亦有自題詩詞、胡適箴言等內容,筆走龍蛇,吸引眾多書法愛好者到場觀看學習。
特別的是,是次書法展覽圍繞明確的主題,並專門設有一場普通話導賞。蘇樹輝認為:「我國傳統經典作品,是千百年來精神文明的寶庫,裏面蘊藏着極為豐富的哲理和為學、做人、處世、齊家以至治國的思想。本次的主題《易經》是中國文化的一個源頭,面對這個不斷變化中的世界,它裏面已經包含了怎麼看待、應對這些變化的哲理,我們透過這個展覽,也希望大家多讀一些古書,其中的哲理歷久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