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不愛仕途愛石頭的米芾/鄭學富

時間:2017-05-15 03:15:53來源:大公網

  北宋書畫大家米芾個性怪異,舉止癲狂,一生非常喜歡把玩異石硯台,甚至到了痴迷之態,遇見奇石竟尊稱長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稱其「米癲」。

  米芾曾跟隨母親閻氏在京都汴梁侍奉英宗的高皇后,是英宗長子趙頊的保姆。趙頊即位後,不忘閻氏的乳褓舊情,恩賜米芾為秘書省校字郎。但是米芾不愛當官愛奇石,所以一生沒當過多大的官,最高職務是禮部員外郎。

  米芾的新婚之夜,夫人知道他喜愛石頭,就把傳家之寶「靈璧研山石」帶來贈給他,令他愛不釋手。宋徽宗曾想索要,他都沒捨得出手。在鎮江的府中,有一塊名為「洞天一品石」的奇石,其上有八十一穴,秀潤異常,僱了一百多個人才運至家中。他在江蘇漣水和安徽無為做官時,時常到安徽靈璧收集奇石,家中擺滿了種類繁多的石頭,終日把玩石頭,將工作通通拋到了腦後。

  一一○四年,五十三歲的米芾任安徽無為知軍。無為縣有一條河流叫濡須河,河水清澈見底,兩岸風光秀麗,河邊有一塊奇異怪石,人們把其奉為神靈,誰也都不敢擅自動它,恐招不測。於是愈傳愈神,名聲大振。米芾得知後,立刻派人將其請進自己的寓所,擺放供桌,奉上供品,非常虔誠,頂禮膜拜,禱告說:「在下久聞老兄大名已有二十餘年,今日有緣相拜,真是相見恨晚啊。」此事被作為一則奇聞,傳得沸沸揚揚。有好事官員向皇帝彈劾他說:「身為朝廷命官,不自重檢點,竟然拜石頭為兄,有失官員體面。」米芾也因此而被罷官。其實米芾非常清高,對官位看得很淡,他竟以此為內容作了一幅《拜石圖》。元朝倪鎮《題米南宮拜石圖》詩說道:「元章愛硯復愛石,探瑰抉奇久為癖。石兄足拜自寫圖,乃知顛名傳不虛。」明朝內閣首輔大臣李東陽在《懷麓堂集》中說:「南州怪石不為奇,士有好奇心欲醉。平生兩膝不着地,石業受之無愧色。」

  米芾愛石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只要他看中的,即使是皇帝的心愛之物,他也要想方設法弄到手。一一○三年,米芾任太常博士、書學博士。宋徽宗宣米芾進宮書寫屏風,並讓他使用御案上的一方端硯。米芾也是狠下工夫,一支妙筆前後翻飛,龍飛鳳舞,倚馬而就。徽宗看後不由讚道:「果然是名不虛傳,字如遊雲驚龍、鸞飄鳳泊。」米芾此時已是看上了皇帝的那方端硯,他看皇上興致很高,手捧着端硯,嬉皮笑臉地對皇帝說:「此硯臣已用過,皇上就不能再用了,您就把它賜予臣下吧。」他竟敢索要皇帝的心愛之物。宋徽宗很是喜愛米芾的字,愛屋及烏,不僅沒有責怪他,反而龍顏大悅,說道:「卿如果喜歡它,朕就賜予你。」米芾聽後手舞足蹈,如獲至寶,他怕皇上變卦,連忙將端硯揣入懷中,高興地跑出宮來。端硯墨汁四濺,弄得他滿身都是,其瘋癲之狀甚是可愛。米芾很珍惜這方端硯,比做自己的頭顱,日夜抱着所愛之硯不釋手,曾共眠數日。

  南唐後主李煜藏硯甚多,其中「三十六峰硯」和「七十二峰硯」都曾被米芾收藏並研究過,《硯史》雲:「七十二峰硯,奇峰競拔,洞壑奇絕,天欲雨則水出,欲霽則先燥。」李後主死後,此硯石流落民間,米芾以五百両黃金購得。後不慎又將此物丟失。米芾痛惜萬分,曾賦詩云:「硯山不可見,我詩徒嘆息。唯有玉蟾蜍,向予頻淚滴。」米芾愛硯如命,他不僅賞硯把玩,而且對各種硯石產地、色澤、細潤、工藝都有很深的研究,著有《硯史》一書。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