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我本西方一衲子/陳煒舜

時間:2017-05-13 03:16:07來源:大公網

  清初另一疑案為世祖出家。正史記載,世祖於順治十八年(一六六一)晏駕,年僅二十四歲。但民間相傳,世祖前一年因心愛的董鄂妃去世,極為悲傷,於是看破紅塵,到山西五台山出家,直到康熙五十年(一七一一)方才圓寂。實際上,世祖的確有意出家,且在董鄂妃喪事完畢後請負責火化的茆溪行森和尚為自己剃髮。然而,茆溪之師玉林通琇得知此事後,極力勸阻說:「若以世間法論,應該永居皇位,這樣上可孝敬母后,下可造福萬民;若以世外法論,也應該永作君王,保護佛法。」世祖聞言覺得有理,才打消出家之念,拜玉林為本師;然而不久便因身體虛弱、罹患天花而去世,發病經過在《清實錄》記載甚詳。不過大約在剃髮前後,世祖寫下了廣為流傳的〈讚僧偈〉。全偈七言四十六句,語言淺易、情感懇切而內容深刻,談到自己身居九五之尊的勞累與痛苦,並對僧家的自在生活表示欣羨:

朕為大地山河主,憂國憂民事轉煩。

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閒。

  對歷史的規律也有所省悟:

百年世事三更夢,萬里乾坤一局棋。

禹尊九州湯放桀,秦吞六國漢登基。

古來多少英雄漢,南北山頭卧土泥。

  此外,更仔細思考到生命的來源和出路:

來時糊塗去時迷。空在人間走一回。

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

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朧又是誰?

不如不來亦不去,也無歡喜也無悲。

  毋論慧根,世祖對漢語白話佛偈已具不俗的水平。正因如此,民間才更不希望他英年早逝吧!

(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