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盛放的櫻花有吸引力/資料圖片
每逢如春,總會聽到友人邀約去北海道看櫻花,從來沒人說來巴黎看櫻花。是的,巴黎沒有滿街的粉色櫻花樹,也沒有漫天飛舞的柔柔花瓣。然而,浪漫的法國人,當然是不會就此放棄這粉色爛漫的一齣好景。
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艾菲爾鐵塔下,巴黎聖母院,塞納河畔,這些地標式的景點都「配置」了櫻花樹,一到櫻花季,便是一片盛開爭艷的景象。雖然說不上是一大片花海一般的櫻花盛景,但是足夠讓遊人藉着繁花的粉色拍下春意盎然的「巴黎之春到此一遊」的照片。
比較文藝的不論是遊客還是當地法國人,都會去著名的莎士比亞書店門口看櫻花。顯然人們都不是衝着那唯獨的一棵櫻花樹去的,而是這棵並不「壯實」的櫻花樹正好在這個可能是法國最著名的書店面前。充滿年代感的綠底金字門面,櫥窗裏滿滿的書籍,再加上粉色的櫻花作為前景,可能是這個古老的書店最有生機的時候了。
當然,也有特別講究的「櫻花」愛好者。意料之中的,他們的目的地當然是巴黎的法國國家植物園。這有兩棵國寶級的櫻花樹,一棵開粉色的花,一棵開白色的花;開粉色花的櫻花樹「站着」,開白色花的櫻花樹「趴着」。如果要說出一個它們的共同點,就是一個字,大!
白色花櫻花樹應該是植物園最「寵愛」的寶貝了,它甚至有兩個名字,「白雪公主」和「富士山」。如果你見過它,便不難理解這兩個名字的由來了。這棵櫻花樹大約有兩三米高,和其他所有櫻花樹不同的是,它的樹枝都不往空中往上生長,而是平緩的往下生長然後搭到了地面上,即便到了地面,也沿着地面繼續往前延展開來。於是,整棵樹像一個巨大的帳篷一般,「趴」在了地面。小孩子們特別喜歡扒開樹枝,鑽到最裏面的樹幹看個究竟,感受這個天然的「帳篷」。
這棵櫻花樹我每天接送女兒上學都能看到,但是我似乎完全沒有察覺到它有長出花苞慢慢開放的過程。只見它「一夜白了頭」,瞬間它便由一堆冬天的乾枯樹枝變成一片巨大的「花海帳篷」。不論行人還是遊客,都忍不住在它面前停下腳步,靜靜的注視着這充滿了層次感的白色花浪。多少次見到畫家席地坐在它面前整日的凝視,嘆息無法把它盛開的美貌完整的體現到畫布上。
另一棵開粉色花的櫻花樹也在不遠處。可能就是大自然的巧合吧,這兩棵櫻花樹從來不會在同一時間開花。我總覺得它們是故意如此,因為它們必須要得到觀賞者百分之百的關注才會滿足它們驕傲的盛開。它們才不顧時間緊迫的遊客心中失望,因為只能看到其中的一棵櫻花樹花團錦簇的盛況。
巴黎,被稱為花都。那是因為,無論哪個季節,都有繁花盛開,在枝頭,在人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