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我本西方一衲子\陳煒舜

時間:2017-05-11 03:16:13來源:大公網

  早在入關前,清太宗皇太極便深知日後若要稱帝中原,必須借助漢文化。因此在維護滿族文化的大前提下,他於天聰三年(一六二九)開科取士,仿明制、尊儒學,並設立文館以供八旗子弟學習。太宗崩後,十四弟多爾袞與長子豪格皆欲染指帝位,勢均力敵,最後只好協議讓太宗與孝莊皇后的六歲幼子福臨即位,是為世祖。多爾袞任攝政王,恰好遇上吳三桂借兵的良機,遂一舉定鼎中原,世祖成為入關後首位清帝。

  世祖好讀書,兼通滿漢文字,能書善畫。詩歌不多作,但已頗為精工。如順治十三年(一六五七),世祖依平聲三十韻作七律三十首,慶賀其母孝莊太后誕辰。支韻詩曰:

彤墀新柳弄輕絲,正是慈幃誕慶時。

鸞鶴數群天上至,笙歌幾隊座中移。

六宮獻壽繁珠珥,萬國騰歡進玉卮。

從此年年增茂祉,萱齡應並大椿期。

  誠可謂富麗堂皇,雍容大度。其他如江、佳、餚、咸等險韻,亦用字熨貼,不見斧鑿痕跡。眾所周知,太后下嫁是清初三大疑案之一。相傳孝莊是為了穩住多爾袞,使他忠心為世祖效力,才出此策。不過學者孟森考證,孝莊與多爾袞不僅沒有成婚,甚至連同居都不曾。如果兩人真有婚姻關係,多爾袞在順治七年(一六五一)一去世便遭清算,於孝莊、世祖母子頗為不利。

  無論如何,世祖年輕,事事受多爾袞及其他老臣掣肘,自不待言。有趣的是,世祖對明思宗極為同情,曾說思宗是孜孜求治之主,可惜任用非人而卒致寇亂,不應與失德亡國者同類並觀。順治十六年冬,世祖拜謁思宗陵,酹酒三爵後失聲而泣道:「大哥!大哥!我與你皆有君無臣!」蓋順治羽翼未豐,提倡漢化卻得不到勳舊大臣們支持,於是引明思宗為隔世知己。

(上)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