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讀的書,命運把我裝訂得極為拙劣。」讀到此言者不免有觸動,會聯想到自己的生命是本怎樣的書?命運的裝訂是優是劣?
冷暖自知,絕大部分人不懂也不願對外傾訴自身,寧可將不堪見人的酸苦帶進棺材。
《我是范雨素》一文為何引發轟動?是因為作者以平實筆觸,將她不幸福的經歷寫了出來。七千字文章,濃縮了一個女性從孩提、少女到中年的生活,追求不到希望,本能地為了活着而無休止地掙扎……不錯,上面那句話就是《我是范雨素》的開場白,讀者透過此文度己審世,了解到命運的殘酷無常。
范雨素自小愛看書,知識滋養了她,令她善良敏感,學歷不高仍不失有靈魂有見地。范雨素說最敬佩的人是母親,說母親做了四十年婦女主任,能言善辯,自信有擔當。前兩日看她的母親接受訪問,白髮蒼蒼,滿面滄桑,但說出話來卻挺有味道,對於女兒的文章,她說:「那麼多書沒白看,寫得酸溜溜的。」哈哈!
母親談到家人滿懷愛意,不管丈夫孩子有無出息;談到人生也富有哲理,說范雨素「就是心思重,還沒參透活着是為了啥。她心比天高,命比紙薄。」「讀書是好,但有時候書讀多了也不好,想問題,容易走火入魔。」
母親從未離棄范雨素,有無能力都想扶她一把。聽八十多歲老人答記者問,其言語水平着實不低,她有句話更是令人淚崩:「咋沒有家?只要我在,我就是她的家。」母愛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