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茹國烈(左二)在滬港文化交流協會會長姚榮銓(左一)、副會長張宇(右一)、上海淮海商業集團董事長吳荷生(右二)陪同下參觀大世界內的非遺展示項目─朵雲軒的木板水印製作\大公報記者張帆攝
【大公報訊】記者張帆上海報道: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表演藝術行政總監茹國烈昨天訪滬,在滬港文化交流協會創會會長姚榮銓、副會長張宇等陪同下,他專門參觀了前不久剛剛重新開放的大世界,並與滬上文創業內人士展開深入交流。大世界還與建設中的香港西九文化區達成初步意向,要在戲曲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方面展開更多合作。
參觀老字號「大世界」
今年即將迎來百歲生日的上海大世界,可謂滬上一個文化老字號。在創建之初,這裏就是中國戲曲表演的重要場所,也是諸多名角兒的發跡之地,如京劇名伶孟小冬、崑劇表演藝術家張銘榮等都是在大世界的舞台上最終成名的。新中國成立後,這裏也是國內著名的遊樂中心,也是時下諸多遊樂園的鼻祖。小小的四層樓裏,薈萃了戲曲表演、遊樂場、美食品嘗等諸多功能。兩年前,上海市政府啟動大世界的整修重開計劃,經過上海淮海商業集團的精心打造,煥然一新的大世界除了保留經典的老上海文化特色和戲曲展演項目外,更成為國內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平台。
在上海淮海商業集團董事長吳荷生、大世界文化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謝軍的陪同下,茹國烈一行先後參觀了大世界的非遺主題展、非遺再設計展示廳、非遺項目傳習教室、有老匠人親自坐鎮的非遺原生態展區和深受年輕一代喜愛的數字非遺展廳,並在國內首個非遺全息聲演藝空間聆聽了藝術家的民樂表演。區別於其他的遊樂場所,大家在現場看到,來到大世界的不全是年輕人,白髮蒼蒼的老者也隨處可見。他們會興致勃勃地在大世界標誌性的「哈哈鏡」面前駐足良久,然後又耐心地前往各樓層的展廳參觀體驗,有些項目,如VR劇場需要長時間排隊也並不在意。工作人員介紹,帶着懷舊情結加上對非遺項目展示充滿好奇,使得各年齡層的觀眾都樂意走進大世界。
如今來到大世界,花上六十元人民幣買張門票,就可以在裏面「逛吃逛吃」一整天。而到了周末還安排了戲曲演出加場。可以說,除了承擔政府提出的非遺傳承任務,大世界也充分考慮將原有的特色優勢重新挖掘,並結合時代特點重新包裝。對此,茹國烈非常肯定。在隨後的座談中,他說,對於大世界是聞名已久,特別是這裏如何讓百年老字號在新時代重生,有很多經驗值得學習和借鑒。吳荷生則表示,在對大世界的改建中,他們就充分參考借鑒了西九文化區如何在小範圍做大文章的經驗。不過在文化傳承和商業開發兩方面取得平衡並不容易,未來還將繼續學習香港經驗。如文創產品開發,傳統非遺項目的如何跟上現代人的審美情趣等等,這些都可以香港為師。
互為窗口推廣戲曲
茹國烈則認為,同樣是文化傳承,西九文化區在商業性方面更強,而大世界在做公益這方面做的更好,值得他們學習。他還介紹,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將於明年首先開幕,香港觀眾對於京崑和江南流行的越劇都非常喜愛,西九戲曲中心此前也已經與上海戲曲中心簽訂了合作協議。而大世界也是滬上戲曲展演的重要場所,未來雙方在這方面也可以有更多交流。
交談間,在座的滬港文化交流協會成員們也對雙方的合作建言獻策。副會長、自身在戲曲表演方面有頗高造詣的張宇就認為,中華戲曲也屬非物質文化遺產,從這一意義上說,大世界和西九戲曲中心可以互為窗口,共同為推廣傳統戲曲做工作。姚榮銓則認為,今次的參訪只是開一個頭,他還建議大世界方面在年內赴港考察西九文化區,這也得到了雙方的認同,並表示,今年大世界的百歲可以成為一個契機,未來將謀劃更多活動,將這個滬上的文化老字號更好向香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