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不確定、稅制改革,加上英國脫歐,令公司對併購交易偏向審慎 /法新社
【大公報訊】全球企業併購交易在今年遇到極大阻力,受到估值問題和政治經濟不明朗因素的影響,全球企業今年的併購交易宗數跌至接近20年以來最低水平。
收購代價升至12.8倍PE
雖然股市和債市暢旺,歷來均為企業創造出合適的併購時機,但今年卻例外,原因是受到估值問題和政治經濟不明朗因素的影響,令潛在的買家變得審慎。
統計機構Dealogic的數據顯示,今年截至四月二十八日為止,全球上市公司併購交易的宗數減少至793宗,較去年同期大跌了兩成,並為自從1998年以來最少。
與此同時,企業為着併購而要付出的代價卻較以往為高;今年以來,併購買家平均要付出較目標公司除息前、稅前、減值和攤銷前每股盈利高出12.8倍的代價,比起去年同期的12.1倍還要高,亦是自從1997年以來同期按年最高的倍數。然而,全球併購所涉及的金額,在年初以來卻上升了13.9%,至4798億美元。Dealogic的數字並未包括分拆,但已包括少數投資(Minority Investments)在內。
分析:高管釐清形勢才出手
美國企業稅將會實行重大改革、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不確定,再加上英國脫離歐盟的計劃,均令公司管理層對併購交易「緊急剎掣」;同時,股價上升和併購金額增加亦令他們拿不定主意。Jones Day律師行的全球併購部主管Robert Profusek表示,企業高層現在要待美國稅改和貿易政策變得更清晰時才會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