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張弛《玉佛清韻》/大公報記者張帆攝
【大公報訊】記者張帆上海報道:宗教與藝術,看似全然無關卻又息息相通,宗教題材的人物、建築、書法是古今中外藝術家都不約而同鍾愛的題材,也有較其他藝術門類更廣泛的觀眾群體。由上海玉佛寺攜手上海覺群書畫院與上海覺群文教基金會舉辦的「禪心築造,書畫建新」書畫展正於上海舉行,吸引了不少觀眾慕名而來。
氣韻生動迤邐多情
本次展覽有十五位海派書畫名家:覺醒法師、胡考、陳逸鳴、陳燮君、樂震文、張瑞根、郭同慶、張弛、沈鼎雍、萬芾、施元亮、邵仄炯、智風法師等,推出了七十九件風格各異的作品。畫家們用筆墨描繪滬上著名古剎玉佛禪寺的殿宇,筆尖起落處似要與觀眾分享他們對佛法真諦的理解;書法家們的作品或氣韻生動,或迤邐多情,更多體現的是藝術家心中的寧靜。
記者了解到,這次展覽也是去年剛剛成立的上海覺群書畫院今年的首展。這個由中國佛教界成立的首家書畫院,雲集了一批在海內外具影響力的名師大家,佳作頻出,是海上畫壇的扛鼎人物。今次參展的畫家就都是書畫院成員。每一位藝術家,用丹青留下與玉佛禪寺的回憶,他們將「物象」轉化為「心象」,由「繪意」解悟出「禪意」,再次讓人感受到宗教與文化藝術的共通之處。
將物象轉化為心象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玉佛禪寺方丈、覺群書畫院理事長覺醒法師表示,自本世紀初玉佛禪寺確立「文化建寺、教育興寺」的發展理念以來,即開始不斷地摸索並嘗試將寺院建設與弘揚傳統文化相結合、促進社會文教事業發展的多種方式和途徑。邀請海派書畫名家加盟,正是在興寺與興文化兩方面找到了契合點。
上海覺群書畫院院長、著名畫家樂震文亦曾表示:「是奉獻而非索取,這是我們成立覺群書畫院的初心。」他希望能借助覺群書畫院的平台,用書畫作為媒介回饋社會,積極投身公益慈善事業,合力推動書畫藝術的發展。該展覽展期至五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