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趟西泠印社,杭州西湖孤山一角。這座金石篆刻印學勝地,通常有兩大誤讀:一是「泠」字被看成「冷」,二是通常被誤認為是個茶社。
那天我進門時,一群年輕遊客路過,驚呼吳邪古董店就在附近。吳邪是網絡名作家南派三叔代表作《盜墓筆記》中主角,三叔是浙江人,他將吳邪古董店虛構到了西泠旁。其實西泠旁除了著名食府「樓外樓」,再無其他商舖。此書粉絲龐大,書迷尋找吳邪古董店,倒給西泠印社做了個大廣告。一九○四年創立的西泠印社,如今卻通過盜墓文學形象被年輕一代熟知,假如當年創立此社的四君子九泉之下獲悉,我想他們可能會尷尬得笑不出聲來。
創立西泠印社的是丁仁、王福庵、葉銘、吳隱四位晚清先生,在西學東漸之時,挽救篆刻江河日下的局面,成為四人自覺的責任與共識。丁仁首先捐出自家的土地,四君子又各自拿出積蓄,修建仰賢亭,建成之時,科舉制度被廢止,同盟會已悄然誕生。在變革的大時代,西泠印社先後得到了晚清與民國的政府保護,更有盛宣懷等名仕的私人支援,盛家慨然將孤山部分地產捐贈給西泠印社。風雨飄搖中,這個私人社團不僅有了固定的自有產權地產,更有四千多方印章,從戰國古璽到明清流派印,這些文物都來自西泠印社社員的個人捐贈。藝術共產與時代分享,是西泠印社的百年精神。如今出任西泠社長的,卻是一位香港人。 (上)